三百五十一 觀影(2 / 2)

而通過那極其高超自然的演技,觀眾們便已經猜到,主角的身體情況不容樂觀。

而李建那落寞的鏡頭也極有深意。

廠區遠處是大門口的陽光明媚,而沐浴在稍顯昏暗的廠房裡的李建,距離門口還有很遠的距離,讓人下意識就覺得,李建接下來,就會是一趟尋找光明之旅。

座位上的曉慧心頭一緊,下意識看向父親。

電影裡的情節和父親太像了。

她生怕父親也會和電影裡的李建一樣,直到消息後一下子被抽乾精氣神。

不過林父看著卻是絲毫沒有察覺到一樣,他注意到女兒在看他,便評價道:“路平安的導演功力的確不錯。”

然後便繼續看。

接著,男主李建出場後,接著便是另一個男主劉華。

畫麵中,劉華優雅地品著一杯咖啡。

“魯瓦克咖啡,世界上最名貴的咖啡.要不要嘗嘗?”

一副精英模樣的劉華,優雅地想要和身邊人分享好東西。

看上去,這是個好人。

但結果,他現在所在的場合居然是法院一樣的地方。

在法院還敢這樣?

果然,很快那法官還是聽證官一樣的假發官員看不下去了:“劉先生,委員會想聽一聽你的意見.”

劉華沒鳥這幫人,抬手:“等等,先喝完。”

然後自顧給身邊的人遞上咖啡。

太囂張了!

而囂張是有原因的。

原來這是一次醫院收購會。

劉華強勢收購經營不善的位於香江的某醫院。

並強力要求增加床位,改善經營情況。

顯然,這是個李建身份性格完全不同的資本家。

隻是,這樣一個有錢,性格強勢的資本家,運氣也不太好。

劉華在強力回擊並通過了“我做生意的時候,你們還不知道在哪兒混,就這麼決定了,一個病房必須兩張床,不能改”的提議後,一陣咳嗽,劉華咳血。

至此,兩個性格迥異的病人齊聚醫院。

一個是修車工李建,話不多,博學,一直夢想當歷史教授。

一個是億萬富翁劉華,社會地位極高,話嘮,暴脾氣。

因為癌癥,住進了同一間病房。

接下來,就是兩人的第一次見麵。

隻是兩人的第一次見麵很不友好,劉華問他的助手阿文,那他媽是誰啊?

李建也直接反問,你他媽又是誰?

一個億萬富翁,因為這家醫院治療癌癥水平很好,所以不得不來到這裡,而他先前定下的一間房兩張床也成了此刻他自食的果子,不得不咽下。

電影中也交代了李建能來香江求醫的原因,因為他家庭美滿,兒女很是出息,於是才會被從內地接到香江。

見麵不是很愉快後,兩人沒有怎麼交流。

隻是時間也的確會改變一些事。

畢竟是同病相憐嘛。

在目睹了彼此病痛難捱的時刻,半夜嗎啡藥效消退後被痛苦折磨得發抖的時刻,化療後一次又一次嘔吐的時刻。

慢慢地,兩人都習慣了躺在旁邊的那個老家夥。

而在這一幕,觀眾席上的林曉慧和她的媽媽已經淚流不止。

影片用了很長的篇幅詳細描繪了化療的痛苦的。

她倆自然會帶入父親的角色。

接下來,父親可就要和電影裡的主角一樣遭這樣的罪了!

不過為了不讓父親察覺,林曉慧依舊努力克製,繼續看電影。

故事繼續。

在經過同病相憐的時期後,兩位主角開始有一搭無一搭的聊天。

聊聊彼此的家庭,想法,對化療的看法,甚至對自殺的看法。

關於死亡,他們說,每個人聽到自己要死的消息後,都會出現五個階段:拒絕,憤怒,妥協,沮喪,接受。

而他們目前,都處於第一階段。

劉華在李建妻子離開後閉著眼睛對他說,作為一個公眾健康專家(他所在的醫院,是他開的),我認為被探望者煩死的人遠比病死的多。

比如,劉華超愛美食,大吃大喝,他說,美食能振奮精神。

吃過後,卻因為病情,不得不大吐特吐。

李建嘲笑他,美食灌進了馬桶裡。

就這樣,他們從開始的彼此排斥,到後來的惺惺相惜,友誼建立起來。

這種友誼跟和其他任何人的都不同。

跟其他人,他們一起麵對生活,工作,各種各樣的事務,但他們兩個是一起麵對死亡。

當然兩人的對比也很明顯。

李建雖然窮,但家庭富有,總有親人探望,妻子,兒子,兒女很有出息,家庭和睦。

相比之下,劉華顯得孤伶伶,有錢,但除了那個叫阿文的助手,再無別人來探望。

直到有一天醫生過來對劉華宣判,結果出來了,還有六個月,幸運的話,最多一年。

隨即,李建的宣判書也到:最多還有一年。

“基本上我們已經別無選擇。”

兩個人都是麵無表情,寂靜,沉默,他們互相看著對方。

那一刻,他們的內心,經歷了很多。

就像李建在電影裡聽到醫生宣判時的內心獨白:“有人在1000個人中間做過一個調查,問你是不是願意提前知道你準確的死亡時間,答案裡麵96%的人選擇不願意,而我則傾向於那4%,我一直覺得預知自己能掌握的生命長度,反而會活得更加無所顧忌。可事實證明,我沒那麼灑脫。”

在這之前,李建覺得自己對死亡這件事已經看開了,並且還開始思索死前的“遺願清單”。

結果在真的聽到宣判後,李建就如他自己說的那樣,“沒那麼灑脫”。

他一把撕掉了“遺願清單”,揉成團,丟地上,側身,看向同樣被宣判的劉華:要打牌嗎?

不僅是他們,觀眾們,尤其是想林曉慧這樣的觀眾,內心同樣在劇烈波動。

最後,劉華笑著回應:就怕你不問。

此刻,他們已經進入到了對接受死亡這件事的妥協階段。

同時,兩人的友誼,也正式進入到下一階段。

至此,電影已經過了三分之一。

電影花了這麼多時間的筆墨描述這兩個老頭兒的病態,細致的展示這兩個病友化療後怎麼嘔吐,呻吟,怎麼一個接一個在病房的夜裡瑟瑟顫抖。

在這些貌似不太重要的故事引子裡,兩個人性格的對比對照被自然而然的鋪展開來:他們跟醫生說話的不同態度方式,麵對死亡宣判各有什麼不同的反應,列出“遺願清單”後如何爭執等等。

正因為有了這些詳盡而必不可少的細節鋪墊,後來這如此不同的倆個家夥被硬湊到一塊去,故事才會變得更為有趣而又合情合理,鋪陳得當。

接下來,就是正式執行“遺願清單”。

清單是李建提出來的,這曾經是他大學的哲學老師布置的作業,在死去之前,把這一生的願望列成清單。

他的清單是:出於善意幫助陌生人;親眼目睹奇跡;開一次保時捷跑車;大笑到流出眼淚

堅決擁護和實施的人是劉華,由此也折射出了二者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一個平淡多思但有些怯懦,一個雷厲風行。

他撿到了被揉成團的清單,大加贊同,並說服了猶豫的李建:等死是多麼悲慘,錢不是問題,我現在唯一有的東西就是錢!

不僅如此,他還加進了自己的願望:跳傘、刺一個紋身、親吻最美麗的女孩…

於是,一場隆重的旅行開始了。

影片從這裡開始,整體畫風也一掃前半段的“陰霾”,開始嗨皮起來。

富老頭帶著窮老頭到處瘋玩。

在二人執行“遺願清單”的過程中,緩急有序的節奏感是十分明顯的,既不是千篇一律的強勁配樂+場景快切,也沒有過長時間的無謂停留在某個細節之上。

比如跳傘、長城開摩托、好望角看大海等等,一閃而過,毫不拖遝。

但所帶來的感官卻是極好的。

觀眾們看得很開心,紛紛思索著,自己哪天也要去點亮這樣的成就。

而電影中,在幾個被細致刻畫的主要場麵,比如泰姬陵的對話,埃及金字塔上的對話,以及珠穆朗瑪峰上的對話,艷遇等等,都有重要的劇情需要交代,是推動故事前進的必須。

交代了兩人在一路瘋玩的同時,也展現了互相救贖的過程。

富老頭用財力,滿足了窮老頭不能完成的各種富人項目。

而窮老頭也用屬於他的溫柔,引領者富老頭去直麵他那殘缺的過去——家庭。

實際上這也是清單中的事情。

在金字塔麵前,李建問劉華兩個問題:在你的生命中有沒有快樂?你這一生,有沒有給他人帶去快樂?

劉華講了他跟女兒的故事,他霸道的所作所為,讓女兒至今都無法諒解他。

他說:我做過的事,並不是每一件都讓我問心無愧,但要是再來一次,我肯定還會那麼做的。

所以,如果因為女兒的恨讓我死不瞑目,那好吧,事情都這樣了,我認了。

死不瞑目,同樣是中國人最不希望看到的。

所以窮老頭李建決定幫助他。

隻是富老頭對窮老頭介入自己的生活很是介意,所以回到香江後,對窮老頭自作主張的安排很是生氣,兩人大吵了一架。

最終兩人各自分開。

窮老頭回歸了家庭。

其樂融融。

但與之對比的,是富老頭的空虛寂寞。

無數觀眾此刻已經有了一種想法。

看看富老頭那樣子,雖說住的房子很是豪華,還有閑心找來漂亮嫩模,但他已經快油盡燈枯,身邊沒有一個親近的人,以後也會在孤苦伶仃中死去,這樣的人生,真的值得羨慕嗎?

所以如果讓他們選,這種時候,應該絕大部分人是羨慕窮老頭的。

一大家子,溫暖的燈光,豐盛的晚餐,房子不是很大,但親人愛人都在。

隻是溫馨的時光總是短暫。

李建病情惡化,劉華前來看望。

兩人也拋出了延續一整部電影的梗:貓屎咖啡。

兩人笑到流眼淚,清單上也劃去了這一項。

但還有幾項沒有完成。

李建自覺肯定是不行了,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最終他終於說服劉華去跟自己的女兒和解,而劉華見到了女兒,還意外地見到了外孫女,他親吻了他的外孫女——世界上最美麗的女孩。

劉華主持李建的葬禮,他哽咽地說,人生真的很奇妙,三個月前我們是陌生人,我們一起度過了李建人生最後的時光,那是我最好的時光。

說著劃去了“出於善意幫助陌生人”,眼中帶著淚光。

不久後,劉華去世。

他的助手阿文把他們的骨灰埋在裡喜馬拉雅山,並且劃去了“親眼目睹奇跡”那一項。

影片的畫外音中說,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我到現在都無法下結論。

但我至少能這麼說:我知道,劉華在離世時閉上了雙眼,卻敞開了心靈,他所愛的人記得他,和我一樣,我們是得了好死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