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我對大潑猴的結局不滿意,這些年來,我一直都存在想要寫一部自己的小說的故事,但是想法容易,實現起來很難。 寫小說首先是要有一個靈感,然後就是圍繞這個靈感不斷擴充,前因後果,來龍去脈,把這個給完善了,這才是一個真正的故事。 這個不斷擴充的過程,其實也就是完善大綱的過程。 大綱其實就是你的故事的簡略版,作者通過大綱,來把握故事走向,知道自己在寫什麼東東。 簡單來說,大綱,如同建築設計圖紙。如同修房造屋一樣。 你要修百層高樓。沒先設計怎麼修? 有了設計圖紙之後,才是泥水匠、工人造屋。 寫書是同樣的道理,如果不先擬個大綱,把握好整個故事。就會越寫越散,越寫越亂。 所以要想寫小說,除了靈感之外,還要有圍繞靈感擴充的能力。 不然容易寫到後麵,不知所雲。 那怎麼寫大綱呢?目前基本上是這樣的,簡綱和詳綱 簡綱隻要如我們先前所說的,描述這個故事的開頭和結果就行了。 這樣的簡綱,有與沒有根本沒什麼差別。 真正要寫的,是詳綱。 一份詳綱。 所包含的內容分為五個部分 相關設定,故事主線,故事賣點,分集詳綱 相關設定的話,比如說環境設定,人物設定,修煉體係設定,功法設定之類的,環境設定主要是讓我們自己知道,在什麼場合說什麼話,人物設定就是說在什麼場合,這個人會說什麼話,應該說什麼話,其他的設定無非就是世界觀的設置了,我們通過設定好這些相關內容,就會把握住自己想寫的東西。 故事主線的話,就是說什麼東西推動著故事情節的發展,然後圍繞這這個主題來發展。 故事賣點,就是爽點,你如何讓你的讀者爽到,隻有讓他們爽到了,他們才會為你買單,這個可以是設定,帶個係統什麼的,可以是金手指,也可以是故事情節,如果是故事情節的話,那就要苦心設計一波劇情了。 分集詳綱,就是對一段故事的把握。 那如何推進故事情節按照主線進行發展?其實所有的故事都是由四條主線構成的,這些貫穿了故事的主線,代表了對待問題的不同觀點,結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故事所表現的完整觀點,通過不同線的描寫,可以達到推進故事發展的地步。 1:故事的目的主線:故事從外表看起來的樣子,就像從山頂看一場戰役一樣對時間的整體觀感。 2:主要人物的主線:從主角的角度從內在來看,事件從主人公——也就是我們在主線中所處的位置——的角度來看的觀感。 3:受沖擊的人物:以受主角所作決定的影響的人物的角度來看,所觸發的聲音和行動各不相同。 4:主觀主線:把主要人物和受沖擊的人物的觀點結合起來看,這是個人的戰鬥。 這些是方法論,把握好上麵的內容,你還要有一定的文化積累,就好比,如果你要寫西遊穿越文,但你對西遊記都不了解,那你何從下筆?又從何動筆?起碼你對西遊,要有一個大概的認識和了解,我想寫的故事,其實也就是穿越到西遊世界裡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