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二章:抬望北,汝勿秀(1 / 1)

宋賊 把桌子放下 4638 字 2024-03-16

趙斌露出了手中的那塊碎銀道:“誰說我要換會子,用這個換。”   掌櫃這才麵露驚喜,道:“喲,早說嘛,我看小兄弟就是個實誠人,這要得。”   嗎的。   果然商業發達的時代,一個個都奸猾似鬼。   有人一定好奇,為什麼掌櫃的不敢收銀票?   這一切都要從當年開禧北伐戰局糜爛之後說起。   當年宋廷和金國常年征戰,導致國庫空虛。   宋寧宗這個大聰明為了籌集軍費就聽從權相韓侂胄的餿主意,開始瘋狂印鈔票。結果導致市麵上的會子數量暴增數倍,開始了南宋第一次大規模的銀票大貶值。   麵對這樣的局麵,民間自然瘋狂拋售和兌換從前信用極好的會子,收藏真金白銀,導致經濟開始崩潰。   朝廷一看不行啊,就又一拍腦門出了個騷操作。   命令每家每戶都必須持有一定數量的會子,越有錢的越要多持有。   還是硬性規定,需要定期復查那種。   結果不言而喻,動不動就敢造反、起義的南宋子民們根本不鳥朝廷的無道行為,越發視會子如洪水猛獸…   如今十幾年過去了,東南地區的會子受益於繁榮的經濟已經基本恢復信譽。   但在一些相對貧瘠之地,比如說趙斌目前所在的邊關地區的百姓依舊對其畏之如虎。   不敢輕易將一輩子的積蓄換成銀票也是正常的。   其實,這是很明智的選擇。   因為再過不久等元蒙南下後,朝廷又要瘋狂印鈔,徹底搞崩經濟…   不過話又說回來,真等元蒙南下那天,錢還有機會用麼…   趙斌也不揭破王掌櫃的小心思,任憑他檢查和稱量銀兩,口中隨口問道:   “掌櫃的,你家客棧為什麼叫望北樓?我看城外扶靠漢江,水運發達,為什麼不叫望江樓?這年頭叫望江樓的也不多啊,沒準傳承幾百年還能成為天下名樓呢?”   “小郎君說笑了。”   掌櫃邊從抽屜裡數出數百枚不同大小的銅錢,大約相當於兩貫錢放在一個小包內,邊指著門外的牌匾得意地說道:“可聽聞,朝入雲中郡,北望單於臺?”   “呃…請恕在下孤陋寡聞,並未聽說過這首詩,不知道是誰寫的?”   掌櫃得意地說道:“那陳子昂,陳伯玉的大名,小郎君可曾聽過?”   趙斌驚了:“莫非是寫出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那位?難道這牌匾還是他給提的不成?”   作為一個穿越者,驟然如此靠近價值不菲的、疑似千古風流人物的真跡,能不激動?   這要是拆下來拿到後世去賣,不得幾個億?   “咦!?”   一聲驚異,從店外傳來。   正得意洋洋的掌櫃的一見來人,立馬臉色大變,縮著脖子轉出櫃臺躬身行禮道:“見過全大官人,我說早上為什麼會有喜鵲在枝頭,感情是您要大駕光臨。”   來人笑罵道:“胡說八道,都快入冬了,哪來喜鵲出沒。”   說罷,打量著趙斌說道:“你這後生舉止雖然略顯輕浮,卻又能隨口說出唐初陳伯玉的詩句,莫非是哪位名師的高徒不成?”   趙斌也打量著來人。   這人看上去雖然才二十六七歲,身上卻有股不怒自威的渾厚氣質。   隻可惜對方穿著便服,看不出是什麼官員。   不過此人身上的長袍、腰帶做工考究,身後還跟著兩名身材壯實、極有規矩的侍從,顯然不是一般人物。   再看掌櫃誠惶誠恐的樣子,這人必然是城中的掌權人物…   趙斌心中一驚,暗叫大意。   他一個賊二代,哪敢暴露在這樣的人物麵前。   於是躬身說道:“回大官人,晚生隻是幼年時有幸在書院草習過幾年詩書。”   “謙虛了。我大宋文治昌盛,各縣都設書院教授管理,對百姓向來有教無類。尋常百姓能夠讀書識字,雖然難得但也算不得什麼。不過書院大多並不教學生通古識人,你能隨口道出數百年前人物的詩詞,豈是用區區草讀數年能夠蓋過的?想必是另有家學吧?”   說著,他又細細打量了趙斌一眼,麵露疑惑:“你不是本地人?”   趙斌暗暗叫苦。   看了眼旁邊低著頭氣都不敢大喘的王掌櫃,隻得把前麵忽悠的那套說辭又講了一遍。   “興元府人士…嗯,倒也難怪…”   幸好這位全大人似乎並不是興元府的人士,並沒有繼續追問,而是指著頭上的牌匾主動向趙斌解釋道:   “你別聽這老漢胡說,陳伯玉當年隨軍北伐雖然路過此地,但並未留下筆墨。這牌匾是我朝名士有感於涪王(吳玠)一生北伐夙願不得實現,感慨之餘寫下用來激勵後人的。隻可惜了,我輩後進不夠爭氣,徒另先人蒙羞啊…”   趙斌臉色肅然起敬,毫不猶豫地選擇躬身拜別:“原來如此…多謝官人解惑了。可惜在下還有事要辦,就此告辭。”   這反應,直接把這位全大人和王掌櫃等人給驚到了。   因為按理來說,他應該順著全大人的話,追問這名士是誰的。   然後一個指點,一個虛心求教,賓主盡歡。   這是古人身份、輩分不同的人初識時的默契,以此建立初步的交情。   甚至聊高興了,還能彼此掛個老師、學生的名頭,日後好彼此親近、拉攏。   這是基本的為官之道。   不過趙斌並不知道這些,一心隻想擺脫麻煩。   他朝著全大人一抱拳後,匆匆收起掌櫃的放在桌上的小布包走出了客棧。   “…”   全大官人看著趙斌離去的背影,麵帶疑惑。   “掌櫃,那是何人?”   王掌櫃立馬翻出之前記錄的小本本,將趙斌三人的信息說了一遍。   全大人卻不滿地皺了下眉頭:“就這些?”   掌櫃聞言哆嗦了一下,結結巴巴說道:“回,回縣尉,老朽,老朽實在是已經盡力了啊…”   原來,這人居然是石泉縣新上任的縣尉。   並且還是集縣令、縣丞等實權一手抓的縣尉,難怪王掌櫃身為全縣最大客棧的掌櫃,會怕成這樣。   全縣尉一言不發地凝視著王掌櫃良久,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看得他額頭冷汗直冒,這才不鹹不淡地說道:“看著點那三人,有情況隨時向衙門匯報,但不要打草驚蛇。”   王掌櫃如蒙大赦,忙不迭地屈伸連拜:“多謝官人,多謝官人,小老兒回頭必定用心看好那三人,不敢疏忽。”   全縣尉嗯了一聲,帶著人徑直離去…   出了門,他便對身邊一孔武有力的隨從吩咐道:“張義,剛才那人談吐不俗,更可疑的是明猜到我為朝廷官員卻無多少敬畏、親近意思,反而急著要離去…你去探探情況,看看對方是什麼路子。”   “是!”   趙斌哪知道,自己不過是下意識地賣弄了下千古名句,居然就引起了別人的注意?   更倒黴的是,這人還是石泉縣中生殺大權一把抓的新任縣尉。   不過全縣尉派出去的那個叫張義的隨從,就沒這麼好的運氣了。   他出門順著趙斌離去的方向追了幾條街,居然沒有發現趙斌的蹤跡…   原來,是因為趙斌在陌生的世界第一次獨自外出,不太放心本地的治安問題。   之前李豹二人在的時候,他打扮的騷裡騷氣的書生沒什麼,但獨自一人再這麼穿著瞎逛就等於告訴別人這裡有隻肥羊了。   所以他才向王掌櫃兌換了些銅錢,去隔壁街的衣帽店買了一身低調的灰色常服,和一頂秋天帶的大氈帽換上。   還故意佝僂起背,偽裝成一個被生活壓彎了腰的普通路人,試圖盡可能地降低自己出門遇到意外的可能性。   陰差陽錯下,倒是暫時躲過了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