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七、聯合國項目招標,X誌在必得(1 / 1)

不是每一次努力都會有收獲,但是每一次收獲都必須努力——盧瑟·伯班克。   潛臺詞是:如果你不努力,那就永遠不會有收獲!   下午,我開車載著李主任一行來到了。   “我給你們介紹一下,這位是小汪,華東化工研究院自動化所副所長。”我對李主任一行指著站在大門口迎接我們的一位中青年男子說道。   原來,在的技術講座上,我通過我承包時建立的星期天工程師聯盟中的一個老朋友——化工研究院自動化所的徐椏強所長的介紹,認識了一個和我同年的年輕人,他姓汪,是徐所長的副手,即化工研究院自動化所的副所長,   小汪非常精明能乾,因此我就把來美國短期交流工作的機會給了他和所裡的另外一個小夥子。   當時,支付他們兩人分別$1500美元和$1000美元每月,公司提供免費的住宿,這在1997年的中國,平均收入還隻有¥400-¥500元的情況下來說,那是非常高的收入了,況且還可以免費來美國一趟。   但對來說,也是撿了大便宜了,因為在美國要找這樣有經驗的人,至少每月工資在$3500美元以上,這還不包括公司需要支付的各種保險費用和稅項。   俗話說:“助人即助己”,小汪在我後來回國東山再起時起到了一個關鍵性的作用,不過此是後話。   `   小汪來了後就一直負責“Track System”的聯機調試工作,因此今天我讓小汪來做我的助手,給李主任一行做的實際使用情況的演示。   當時,我已經成為了公司的三把手,但畢竟這是公司的重點項目,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Track System”之一,因此為了能讓李主任一行來看的實際使用情況,我必須找了一個充分的理由。   於是我對Mr.金說:我之前在中國的一些專門搞自動控製的專家朋友來美國考察訪問,我請他們來給的新一代“Track System”提提改進的意見,這樣有利於發現一些我沒有發現但可能會存在的問題。   當時的中美關係和現在大不相同,處於一個相對友好的狀態,而我也已經是說一不二的人了,再說聽到能給公司新一代“Track System”提提改進的意見,Mr.金自然是願意了。   否則,李主任一行怎麼可能進入一個美國公司的重點項目實驗室,去看當時最先進的“Track System”?   `   我和小汪帶李主任一行來到了實驗室看的實際使用情況。   “Track System”實際上就是一條半導體芯片製造過程中專門為晶圓片塗膠和去膠的自動化流水線,包括了步進電機的行程控製,伺服電機的轉速控製,溫度控製和壓力控製等。   李主任一行目不轉睛地看著“Track System”的機械手在的控製下靈巧地把一片片晶圓片在流水線上的穿梭般地傳送。   各個工藝流程模塊在的控製下加溫、降溫,加壓、減壓等一係列行雲流水般的動作。   包括那遠處管理端的電腦顯示屏上監控畫麵,正通過動畫仿真逼真地反映著“Track System”上的機械手的每一個動作,以及各個工藝流程模塊的實時工作狀態。   實驗室中擠滿了人,但靜得連地上落下一根針也能聽見,隻有那“Track System”上的機械手在悄無聲息地運行。   半晌,王總拍了拍我的肩膀說:“好!我們就合作搞這個!”   這是我意料之中的反應,因為他們所看到的是當時最先進的“Track System”,他們之前肯定沒有看到過;記得當時小汪初來第一次看到時就說了這麼一句話:“我在化工研究院的自動化所工作了這麼多年,今天才總算看到了什麼叫工業自動化!”   `   第二天,王總代表自動化所和我們的公司簽訂了引進技術的合作協議:我們以$5萬美元的技術轉讓價格去參加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援助的中國自動化控製項目的國際招標。   至此,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援助項目落地中國已經幾無懸念,因為我們的是誌在必得!   成功帶來的快樂令人心醉,然而美好的東西要與人分享才更有意義,因此當你成功的時候,請不要忘記用自己那一份美好的快樂去讓更多人快樂!   因此,在王總和李主任一行離開美國回國之前,我們“矽穀五君子”以公司的名義宴請了他們一次。   說是宴請,實際上也隻是請他們到“矽穀”一家久負盛名的中餐館“五月花”去吃頓飯。   `   這是一個周末的晚上,我們來到了當時“矽穀”最有名的“五月花”廣場上的“五月花”中餐館。   月亮仿佛害羞似地用一層薄薄的雲彩遮住了自己的臉;朦朧的月色下,“五月花”購物中心的大停車場已經停滿了車,購物中心的C位,一家規模不小的中餐館,中餐館大門上方的不斷閃爍的霓虹燈招牌上“五月花”三個大字分外醒目。   “五月花”大堂內,一排玻璃水缸,清澈的池水中遊弋著各種魚、蝦和蟹。   “這隻帝王蟹好大!”小陳指著水缸中的一種碩大的帝王蟹驚呼道。   我一看,這隻帝王蟹確實大,蟹蓋直徑超過一尺,長長的蟹腿足足一尺半長!   “想吃嗎?想吃就買!”我笑著對小陳說道。   “請問,這隻帝王蟹怎麼賣?”小陳猶豫了一下,但最終還是經不住這麼大的帝王蟹的誘惑,用廣東話問起了價錢。   當時美國的中餐館,服務員基本上都是說廣東話,這是因為美國的中餐館起源於“唐人街”,最早都是來自廣東的華僑開的,因此講廣東話就成為了一種習俗。   “$30美元/磅。”售貨員用廣東話答道。   “有點小貴,不過比我想像中的要便宜些。”小陳砸了砸嘴,對我說道。   “別管貴還是便宜了,想吃就買!要中標了,還不好好慶祝一下?”我鼓勵著小陳。   “嘿,大家來看,這麼大的一隻帝王蟹,要不要嘗一嘗?”小陳心裡是真想吃,但畢竟有點小貴,因此下不了狠狠心,所以招呼大家一起來出主意。   “哇,真的好大”小楊聽到小陳的招呼聲,率先跑了過來。   “好了,不管了,今天就吃定這隻大帝王蟹了!”我見大家心裡都想吃,但嘴上都不說,於是就代大家做出了決定。   “好,吃了!”這時小鄭和小張也都跑來過來,見我說吃定了,就一起高興地附和道。   這時,王總和李主任他們見我們圍著魚缸在紛紛議論,於是也走了過來。   “哎呀,這隻蟹怎麼這麼大?是什麼蟹?”李主任一麵驚嘆一麵問道。   當時,中國遠沒有現在這麼開放,普通老百姓也遠沒有現在這樣富裕,因此像帝王蟹這類的海鮮還沒有進入中國市場,就是進入了,也不會被擺上普通百姓的飯桌。   “叫帝王蟹,生長在美國阿拉斯加的深海裡,因為大,因此這麼叫,實際上並不是真正的螃蟹,但肉質很鮮美。”我在一旁給王總和李主任他們介紹道。   “還有,這帝王蟹,主要是吃它的蟹腳,而不是像我們上海人吃大閘蟹時主要吃‘蟹鬥’,當年尼克訟訪華前,接受記者采訪,後來報道時說他當時正洋洋自得地吃著蟹腳,就是吃的這帝王蟹的蟹腳。”我又向大家解釋了這帝王蟹該怎麼吃,同時補充說當年尼克訟訪華前,在接受者采訪時吃的就是這個帝王蟹的蟹腳。   “哦,那我們今天也要當一回尼克訟,吃一次蟹腳了。”李主任為人幽默,話多,聽了我的介紹後就表示要吃帝王蟹。   於是我就叫來服務員,讓他把這隻巨大的帝王蟹給撈出來,“大卸八塊”後,裹上牛油後放到烤箱中去了,這是美國典型的吃法。   這是我這一生中吃過的最大的帝王蟹,也是最貴的帝王蟹!   因為等吃完結賬時,我們才知道這隻帝王蟹不是小貴,而是超貴!超過$1000美元!!如果換成當時的人民幣,那就是¥1萬元,這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是一個什麼概念?!   因為我們當時隻是注意了單價,而忘了問一下這隻帝王蟹有多少重,結果一過秤,才發現居然有30多磅重!!!   ......   三個月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援助的中國自動化控製項目的國際招標結束了,我們的以極具競爭力的價格和絕對的技術優勢中標了。   實際上,像這樣先進的可編程智能化控製網絡技術,$5萬美元實在太便宜了,這在當時的美國“矽穀”,$5萬美元隻夠支付一個中級工程師一年的工資。   如果換成諸如霍尼韋爾這樣的大公司,同樣的技術,連個零頭都不夠!   而在技術的先進性上,雖然當時由於西方的限製而使一些著名的美國和歐洲大公司無法參與本次的競標,但我知道:即使這些公司前來競標,我們也有充分的信心擊敗他們!   因為作為一個前瞻性的智能可編程控製網絡技術,直到十年後,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世界開始討論物聯網時,我的美國同行們才開始研發類似的技術。   如果說當初在Cybqe Inc.我們驗證了設計思想的可行性,那麼到了,我們讓變成了一個成熟的產品,而這次中標聯合國開發署的援助資金項目,則讓世界認可了在技術上的領先性。   這讓我不禁想起了我六歲那年我媽在我的心裡種下的那顆“中國人不應該比美國人差”的種子:   那一年,隔壁鄰居的一個小孩在玩塑料球,我也想玩,結果隔壁鄰居小孩不讓我玩,還說是香巷的,我賭氣之下說了一句:“我家也有,還是美國的,是世界上最好的。”   結果我媽聽到了,把我訓斥了一頓,說:“難道美國的就是世界最好的嗎?你有本事將來長大了,也去造一個球,比美國的還好!”   現在,我終於可以對我媽說:“媽媽,現在我長大了,我雖然沒有造一個球,造一個比美國還好的球,但我證明了一件事,那就是西方人能做到的,我們中國人也能做到,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而且還能做得更好!”   現在回想起來,雖然事情過去將近三十年了,我仍然感到能為自己的祖國做點事而感到欣慰和驕傲。   各出所學,各盡所知,使國家富強不受外侮,足以自立於地球之上——詹天佑。   `   中標後不久,上海自動化研究所如願拿到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援助資金,我們也收到了轉讓所得到的$5萬美元,我們五個人在扣除相應費用後一起平分了,大家的辛苦付出也算有了一點回報。   當時,我們研發了,目的是想自己創辦一個高科技小公司,但“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結果居然被用來成功地參與了一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援助中國的國家項目的招標。   雖然後來由於世界進入了信息時代,自動化控製已經不再是市場熱點,在美國“矽穀”,風險資本永遠隻追逐市場熱點,所以我們“五君子”沒有繼續的研發,而是開始走上了各自的征戰矽穀的征程。   但能夠成功中標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項目,幫助中國獲得了聯合國援助的資金來發展中國的工業自動化這點來說,我們“矽穀五君子”為了研發而投入的900多個日日夜夜,也算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生命的多少用時間計算,生命的價值用貢獻計算——裴多菲。   【下章看點】   X收到小賈寄來的一張請柬,邀請他去參加當年的廣州交易會......X和小賈的故事將會迎來一個什麼樣的結局呢?   欲知詳情,請見下一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