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4方軍區守洛陽(1 / 1)

公元189年5月12日,洛陽城,南宮嘉德殿   我從蹇碩的口中,了解到南軍和西園軍的腐敗,再從皇甫嵩那裡知道,這些軍隊已經不堪大用。   而皇甫嵩端坐在一旁,顯然不敢隨意開口。   我深深嘆了口氣,此時宦官外戚勢大,不易生變。   “蹇碩,起來吧。”   蹇碩連忙叩首謝恩,我讓他繼續去門外守衛。   我看著皇甫嵩道:“朕欲擴建北軍精兵,皇甫將軍以為,需多少兵馬才能穩定各州局勢?“   皇甫嵩這次沒有馬上回答,而是想了一下。   我也沒有催促,在一旁看著他沉思。   皇甫嵩也不敢想太久:“陛下去歲新置州牧製。”   “州牧按例可常募一營兩千兵役,太守可募一部五百兵役,縣令可募一曲兩百兵役。”   “此類兵役皆是務農百姓,地方軍備又早已年久失修,實難擔當起守備地方之職責也。”   “臣以為,各郡可按例配額常駐精兵。”   “天下十三州百郡之地,所需兵馬約五萬之數。”   我聞言不禁鬆了口氣。   中央兵六萬、地方兵五萬,總的11萬還在可接受的範圍。   這也是被現代的電視劇給帶偏了,動輒就是百萬大軍。   回想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官渡之戰是兩萬對十萬,赤壁之戰是五萬對二十萬,夷陵之戰是五萬對五萬。   那些動輒幾十萬上百萬的,估計大部分都是臨時兵役。   我仔細想了想,派兵常駐地方,還不如直接在地方建立軍區,尤其是曹操和鄧艾都證明了軍屯在三國時期是可行的。   但也不能操之過急,得一步步來。   我開口道:“朕將廣募天下精兵,設四方軍區。”   “東方軍區轄豫州、兗州、青州、徐州四地。   “皇甫將軍授衛將軍,加都縣侯,領鎮東將軍。”   皇甫嵩跪拜道:“臣,謝陛下恩典!”   我將皇甫嵩扶了起來。   “西方軍區轄涼州、益州,劉虞領鎮西將軍。”   “南方軍區轄荊州、揚州、交州,朱儁領鎮南將軍。”   “北方軍區轄並州、幽州、冀州,盧植領鎮北將軍。”   “各軍區暫定兩萬精兵,以營部輪駐州郡。”   “中軍校尉蹇碩獨領兩萬禁軍,駐守洛陽城。”   “若地方私募兵馬者,謀逆論處!”   我其實也不懂軍事,隻會照搬,且試試看吧。   我讓一旁的小黃門去宣朱儁和盧植來覲見。   然後繼續和皇甫嵩聊聊涼州的問題。   皇甫嵩今年初帶著董卓,在陳倉擊敗了涼州叛亂的主帥王國,結果跟著一起叛亂的馬騰和韓遂直接把王國給殺了,然後他們就跑到信都,挾持了那裡的縣令閻忠。   這沒有殺死縣令,明顯是等著朝廷來談判。   畢竟歷史上,馬騰和韓遂都不是野心很大的豪強。   他們都願意接受朝廷的詔安,也一直是抵抗西羌的主力。   這也是我會派劉虞去詔安的原因。   我這次準備讓馬騰繼續跟著劉虞,當征西將軍。   韓遂會征召入京,他能文能武,九卿之太仆挺適合他。   剛好可以主持這次的征馬令,想辦法落實騎馬權。   說到征馬令,皇甫嵩還給我帶了個好消息回來。   他這次擊敗王國,除了殺敵一萬五,還繳獲近三萬匹涼州馬,其中大部分都是沒有騸過的駑馬。   雖然不是戰馬,但他也帶回來一萬多的涼州俘虜,隻要稍加調教,又是一萬多能上戰場的涼州騎兵。   皇甫嵩還給我科普了一下。   兩萬北軍精兵是一萬鐵騎、五千輕騎和五千重甲步兵。   鐵騎和輕騎都是騸過的優良戰馬。   五千重甲步兵的坐騎是騸過的田馬,負責拉後勤馬車。   而那些沒騸過的駑馬,烈性未消,隻有涼州兵才能駕馭。   我跟皇甫嵩聊了小半個時辰,盧植和朱儁才先後來求見。   “臣盧植,恭請聖安,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臣朱儁,恭請聖安,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我自然也是走上前,親自扶起這兩位股肱之臣。   我回到龍榻坐好,看著眼前的三位老將,內心一安。   平定黃巾之亂的三郎將總算全部到齊了。   我將剛剛與皇甫嵩的對話又重復了一次。   然後逐個進行安排,包括被派去涼州的劉虞,一並下旨。   盧植領鎮北將軍,在孟津渡口建北方軍區。   朱儁領鎮南將軍,在廣成關建南方軍區。   劉虞領鎮西將軍,在函穀關建西方軍區。   皇甫嵩領鎮東將軍,在軒轅關建東方軍區。   我這個皇帝手上也沒錢給他們建新軍,隻能把現成的中央軍分配給他們,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讓他們自己去整合各州郡的兵馬。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   更何況是皇甫嵩、盧植和朱儁這三位文武雙全的老將。   他們聽皇帝說,大司農已經沒錢給他們建新軍,也不驚訝,反而開始自己想起了辦法。   朱儁性子比較急,率先開口道:“陛下,臣受命統領南軍五營,分駐虎牢、軒轅、大穀、廣成、伊闕。”   “巡檢各營,兵馬皆不足兩千,然軍備尚算優良。”   “虎牢、伊闕閉關,皇甫將軍駐守軒轅。”   “南軍五營即可集結屯兵大穀、廣成之間。”   “若可請調長沙太守孫堅入關練兵,南方軍區必可有成。”   我聽完點了點頭,看向皇甫嵩。   皇甫嵩開口道:“陛下,若在軒轅關建東方軍區,北軍精兵以鐵騎為主,不宜調往軒轅駐守。”   “臣請命,率軍平定黑山、白波、青州等黃巾餘孽,當可收攏數萬善戰之兵,屯守軒轅。”   “北軍精兵即可常駐函穀,守衛國門。”   我聽完又點了點頭,看向盧植。   盧植接著開口道:“陛下,並州、幽州多善戰之兵。”   “然並州牧董卓屯兵河東,並、幽兵馬難以入京。”   “臣以為,可收回董卓之兵權,令其及早赴並州就任。”   我聽到這裡,也回過味來。   東漢末年其實不缺兵馬,畢竟從黃巾之亂後就沒太平過。   如果能將這些兵馬都收編到中央軍隊來,那麼四方軍區的建軍軍費就都可以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