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我家姑娘長大啦(1 / 1)

姥娘方才與分離了四十年的前夫通話,肯定感慨人生無常,也會想起當年許多往事。明顯的聽俺娘她們說話心不在焉。   又坐了一會回屋休息了。   田大姑拎著一個木製質的食盒進來。   “這是清遠孝敬你這個媽媽的。一共是五斤熏肉二十張大餅,正宗的哦。   她們三個我已經送過去了,小瑛子你就在這吃吧,邊吃邊嘮。”   麻利的擺上一盤切好了的熏肉,和幾張大餅,還有兩碟清淡的小菜兒,一碗雞蛋甩秀湯。   我拉著小姨的手坐在邊兒上,聽著他們聊天。   小姑奶像打雜似的圍著俺娘轉。又倒茶又垂肩,一副狗腿的模樣,比我平時對她也強不了多少。   舅舅對著秦瑛媽媽說:   “今晚和我父親通了國際長途,我父親決定要往我姐的服裝廠投入巨資。   將陸續投進來一百五十萬美元。   在香江的印刷包裝廠要繼續投進去三十萬美元,先後共要投進去五十萬美元。   總共投資兩百萬美元。   這麼大的投資,全奉陽市、甚至全省多年來都很罕見。   你們紅星廠可得大力支持。   現在廠房很主要。我父親介於他的身份敏感,不方便來國內。   過完春節後,香江有一個民間貿易團來國內。   父親會派技術人員、貿易專家、服裝設計師過來。算是考察,也是幫著出主意、支支招。   畢竟是出口產品,有很多地方他們懂,都是行家。”   媽媽停下筷子抬頭驚訝的看了我舅舅,又看了俺娘一眼:   “文舉哥,這是大好事啊。   這麼大的投資規模,罕見、罕見。   紅星廠必須大力支持啊。   要是成了,可就徹底的解決了紅星廠家屬工作問題了。   甚至颸遠街公社的居民工作也能解決一大塊。   我已經安排專人去跑手續、落實場地。   對麵的冰果店、家屬區維修隊兩個地方挨著,過完春節就開始修整。可以臨時作為培訓學習班使用。   培訓很重要。戰士上戰場之前首先得學會用槍。   沒有技術是不行的。   剛才聽你這麼一說,看來我的力度還不夠大。   經過上級和地方政府的協商批準,我們用土地置換鬆園要幫我們建的六座工廠廠房,和配套的變電所、鍋爐房、上下水、煤氣管道。   我看得重新研究、重新設計。   全力支持服裝廠。全部向這邊傾斜。秀姐的項目後勁無窮。   鬆園說是幫我們建六座工廠,其實就是先把圍墻弄起來,然後把配套設施做起來。   我這兩天兒好好想一想,和老劉廠長再研究研究。   這個機會不能錯過。說不定真能解決我們紅星廠的大問題。   廠黨委已經決定了。清遠的三十萬美元外匯我們紅星廠留下。   紅星廠也需要外匯呀。新建的光學車間主要生產各種瞄準鏡,有些儀器儀表需要進口。   清遠的錢,我們陸續用人民幣支付給服裝廠、工藝品廠還有他師父那邊。總計應該是七十三萬八千元。   國家現金管控的很嚴。   但是對於我們五六千人的大廠,尤其是現在前方吃緊、生產趕工任務重。這七十幾萬的現金,你們也不是一下子就都用出去,紅星廠還是能解決的。最多和銀行協商一下。   至於廠房的事情,我現在的安排是:東門處有一個倉庫空著,很適合你們服裝廠,可以先在那兒生產。   堅持一年,新廠房就蓋好了。   市裡很重視這次豐寧路改建項目,調集了各路人馬全力以赴。   包括整個豐寧路的上下水、煤氣管道、道路交通修建和電力係統配套布線等等,都歸政府。   大洋廟負責的是南北兩邊占地麵積達到了二十萬平方米的六座廠房。   豐寧路南北兩側二百米的土地都劃歸‘大洋廟’。除了這二十萬平米的廠房用地。   你們服裝廠路要一步一步走的,不可能一口吃個胖子。   否則技術力量跟不上去,設備跟不上去,空耗人力也是不行的。   所以都來的及。   借這次宋先生派相關技術工程和有關專家來,我們好好交流交流,再好好的設計設計。   工藝品廠那邊,現在主要是家庭作坊模式,占地兒不大。冰果店和維修隊的地方,眼下是夠用了。”   秦瑛媽媽一番侃侃而談,能看出來是用心盡力的。果然是全力支持。   夾了一塊熏肉送到口裡:   “兒子買的熏肉就是好吃。   兒子,坐媽旁邊來。”   媽媽元寶眼看著我充滿了喜歡和疼愛。   俺娘不無憂心的對秦瑛媽媽說:   “清遠他媽,這次我和我父親說了打算,想先進口兩百臺編織機。   父親講他大力支持。包括國外流行的花色款式以及各類毛線輔料,他都能提供。   但是也說好了,他的投資不是打水漂兒,或者給女兒瞎胡鬧的。要從每一筆出口產品結算中扣掉40%,必須先還他的投資。   後麵的事情艱難著呢。我是如履薄冰啊。   反正清遠也是你兒子,他捐出那麼多的錢不能打水漂。”   又說了一會兒話,大家散去。   舅舅留宿東屋小姨原來住的房間。   一九六九年二月十六日星期日,除夕。   一大清早。‘大洋廟’營房處來了一大批人,拉來了膠合板、木頭方子、墻壁紙,還有其他一些材料。   軍人們就是利索乾脆,二話不說,動手開乾。   立木方的、釘膠合板的,那邊裝裱墻壁紙的,分工合作嚴絲合縫井井有條。   隨車還拉來幾張條案,是給小姑奶的徒弟做玉雕工作案的。   上午九點多鐘,齊大娘和老張大爺的兒子帶著俞萍和張翠拎著一個大包裹來了西院。   齊大娘和張大爺的兒子分別帶了一兜兒凍秋梨和2斤花生。   姥娘破例出屋外迎接她倆。   進了前廳,小姑奶介紹後,兩個小姑娘很拘謹的鞠躬問好。   姥娘叮囑:   “進了西院就是一家人,不要拘謹認生,要能吃苦認真學習。   就是我們家那個傻小子不要和他較真,有時候他傻不愣登的。   離他遠點。”   我也沒說什麼呀。怎麼總拿我墊腳磕牙埋汰我呀。   我也是堂堂男子漢啦,也是有臉麵的人呢。   姥娘,你這麼一說,還讓我怎麼混吶?   沒一會小姑奶出來帶著兩個小姑娘參觀她們即將住進來的院子。   俞萍和張翠的眼睛都不夠用了。這看看那瞧瞧,四處打量,哪都新鮮。   寬闊的院子裡有葡萄架、石桌石凳水泥乒乓球臺,還有十幾棵海棠樹。   兩個小姑娘拉著手圍著跟著小姑奶轉悠,好奇的問:   “清遠挺好的呀,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怎麼蘇奶奶叫我倆離他遠點呢?”   ‘他小時候得過病,現在也沒好利索。有時候說話不著調,別的沒什麼。   放心,有我罩著你倆,他不敢欺負你倆的。’   “是的呢,師傅真厲害,清遠叫你小姑奶呢。   那我們以後怎麼稱呼他呀?   師傅,你這輩也太大啦。”   “除了管我叫師傅外,其他人你倆就隨著清遠叫。   懂嗎?”   “哦……”倆小姑娘似懂非懂。   俺娘和我倚在北房外窗臺,笑瞇瞇的看著小姑奶端著師傅的架子,像模像樣的。   小姑奶扔下小姑娘跑過來一臉堆笑討好的對著俺娘小聲說:   “我最親愛的侄媳婦,我這倆徒弟住進來後一定要給我麵子,別總揍我行不行?   心情不好想發火,最起碼等她們回家或者不在到時候再揍,行不行?   我求求你,好侄媳婦。咱紅星廠我好侄媳婦最漂亮、最善良的。外麵人人都這麼說。   以後我不惹禍、不招災,安安心心的當個好師傅。   真正的學著偲詩那樣,做個淑女。   侄媳婦,一定要給我麵子哈。   我也是要臉的人吶。”   俺娘看著小姑奶的樣子,笑嗬嗬對她說:   “小姑你要是像你說的那樣,侄兒媳婦也能多活幾年。”   一臉慈愛的撫摸小姑奶的秀發:   “我家姑娘長大了,懂事兒啦。   放心吧。”   俺看著俺娘說這話的時候,眼裡邊兒閃著淚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