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說:“讓他當代書記也符合朗布書記的意圖,朗布書記說他是一塊好鋼,讓我培養他,錘煉他,你就別說咬眼皮的嗑了!” 黃祥也覺得當著外人的麵給李君下不來臺是犯忌的,便把話拉了回來說:“書記英明,我多嘴了。雲鵬,這就是你跟我常念叨的畢主任吧!幸會!幸會!雲鵬總說你有戰略眼光,歡迎你呀!” 雲鵬是跟黃祥匯報過白音蘇木的發展前景,沒想到黃祥上升到了戰略高度去評價,使他對黃祥的水平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同時也為自己能在朗布書記心中留下如此深刻的烙印而感到榮幸。 畢力格說:“我是受朗布政委之托來送信的,又受我們蘇木黨高官之命來給你們的使者雲鵬贈馬的,我本人也想來你們這裡好好參觀學習一番,你們發展得太好了,一個大隊就建起磚廠,這在我們蘇木都不敢去想。我就先從這開始我的參觀學習之旅吧!” 蘇青被推出來做介紹了。他說:“資源是從乾打壘中發現的,但是,能燒出磚來還是雲鵬的功勞。這個饅頭窯是投資最少,耗能最小的民間燒結法之一,他從英城一位老窯工那裡得到了真傳,還是讓他講一講吧!” 雲鵬便把在學校挖地道的故事講給了大家聽。 畢力格聽後問:“我們那裡也能建這樣的磚窯嗎?” 蘇青說:“做磚的泥土很多,但是象這裡的能直接軋成磚坯的不多,隻能因地製宜。這樣的饅頭窯有利也有弊,弊處是要用優質煤,窯的容積小,晾窯的時間又長,封窯和散熱全是土辦法。但是,這種辦法在這裡最適用,性價比也最高。我聽說有人要擴大產量,這是不明智的選擇,因為擴大後土源與軋機距離越來越遠,投入的人力會越來越多,這裡的土源也會很快消耗待盡。我計算過,一年出200萬塊磚,就會向南推進30米,每三年就得挪一次機位,建一次新窯。如果擴大到8個窯,還不如另找地方建一個現代化的帶吹風的大窯,夏季多儲磚坯,全年都能開窯,經濟效益也會提高。” 蘇青不經意地介紹,卻讓李君和趙國棟麵麵相覷了。 看完磚廠,李君、趙國棟和雲鵬、劉國梁騎馬陪畢力格到了四隊戶看酒廠和飼養場。 李君在開大集時到四隊戶看過一次,半年間這裡新建了這麼多設施讓他很吃驚,他悔不該去磚廠談判時在這裡考察一番,是急功近利讓他忽略了這裡。 雲鵬侃侃而談,向畢力格介紹了這裡的一切。 畢力格風趣地說:“這應該是包日楞的功勞,我們蒙古人不經意間的嗜好,成了你一連串的發展思路,你應該報答我們啊!” 雲鵬說:“一定會報答的!我會把酒糟養牛技術傳過去。” 畢力格說:“不!我要全套的技術,把你們那套小的設備轉讓給我們。” 雲鵬也風趣地說:“那我的酒賣給誰呀?” 畢力格說:“酒香不怕巷子深,我可以把你們的酒推到我們蘇木的20個嘎查,一個嘎查3000斤,就是6萬斤,還怕你的酒沒銷路嗎?等我們喝上自己燒的高梁酒,你的酒也推廣到我們全旗200個嘎查了。” 穿過路攤時,畢力格說:“我去過哈爾套,那裡的政治氣味太濃,喧囂得很,沒有你們這裡這麼溫和,我喜歡這個和諧的氣氛。” 小學傳來了音樂聲,畢力格循聲步入,看到舞臺上,黎想正在跳《紅色娘子軍》中《快樂的女戰士》,李君跟上來介紹道:“這是我們公社的舞星,也是雲鵬他們戶的知青。” 畢力格說:“跳的是芭蕾啊,好高的藝術水平啊!你們一個大隊文藝隊就有這麼多樂手,我們蘇木都望塵莫及,有機會可以去我們那裡,跟旗裡的烏蘭牧騎交流一下,咱們在友好大隊的基礎上,結成友好公社吧!” 李君因為他和朗布書記是好友,忙說:“求之不得呀!雲鵬,你張羅一下,今天吃晚飯時,我和畢主任就簽友好協議!” 雲鵬借機把黎想和於波的職務問題和他溝通了。 李君說:“朗布書記讓我培養你,就應該讓你組成一個你滿意的班子,以後,隻要是有利於實現你的藍圖的人和事,我都支持你!” 雲鵬沒想到朗布書記走了以後還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心中升起了一股暖流。他不知道朗布書記給李君的信中還有更大的安排。 騾馬交易市場還沒開集,畢力格看了配種站,跟李君說:“我們蘇木想建一個這樣的站,你能提供種馬和母馬嗎?我們用蒙古馬換,價格你們定。” 李君欣然答應了,跟趙主任說:“你抽空去一趟軍馬場,弄幾匹象樣的馬來,他占咱們的地兒這麼多年,也該出點血了。” 到了大隊,劉國梁來神了,把三坊一場如數家珍般地介紹了一番。畢力格隻是禮節性地聽著,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沒有表現出興趣來,因為這些作坊在東北農村太普遍了,沒有什麼技術含量,還沒有他們嘎查做奶塊和馬奶酒的技術含量高呢。 正好趕上任民回來了,雲鵬讓祝聯營帶他們向六隊大車廠進發了。任民拉著魯曉麗先去大車廠卸了大車件,返回來再卸醫療設備。 大車廠的席棚經歷了春天大風的摧殘,已經千瘡百孔了,刺鼻的皮臭讓一行人都捂住了鼻子,隻有畢力格饒有興趣地看著廠裡的一切。 李君說:“這裡的條件也太簡陋了,既然你們大車有銷路,就搬到綜合廠去吧!” 雲鵬說:“到那誰說的算啊?要是不讓我們祝廠長說的算,我們還是在這乾吧!” 祝聯營插話說:“如果綜合廠能上火鋸,就不光是做大車和毛驢車了,能派生出許多產品來。” 趙國棟一聽跟李君說:“這個知青挺有見解,不如讓他當廠長,或許能讓那個廠起死回生。” 李君說:“雲鵬尖著呢,客人走後咱們再和他談判。” 畢力格提出了一個想法,要把皮革和繩套的加工放到他們蘇木去,在他們那建立個分廠。 雲鵬怕六隊剛剛恢復的皮革業受到打擊,說道:“行是行,就是大車和騾馬的運輸有問題。” 畢力格說:“我們蘇木也有拖拉機,咱們可以互通啊,你們送馬拉馬,我們給你們酒廠送高粱拉大車,省得騎手來回跑了。” 雲鵬沒話說了,等待他的是一場盟約大戰,將是他上任之後一次大顯身手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