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目標禁軍(1 / 1)

崔祺知道,在漢末想做點事,什麼都可以沒有,必須得有兵馬。   至於帶兵,崔祺可以說是一竅不通,唯有找一個可以合作的人。   劉備就是崔祺投資的對象,兩個人在很多方麵誌同道合,最起碼都有做人的底線。   劉備是一個軍閥,擁有很多軍閥的特點,但這人之所以在後世被推崇,以至於現在還有人供奉。   原因很簡單。   與百姓同席而坐,同簋而食,是其他軍閥做不到的。   這個時代做這些事,並不能展現什麼親民的形象,反而會遭到主流士族的唾棄。   畢竟這個時代,士族以入閭左為恥。   如華佗和張仲景,兩人都是當世神醫。   但華佗很出名,張仲景卻在此時少有人知。   原因就是華佗走上層路線,遊走於達官顯貴之間,張仲景多在民間行醫。   其實,劉備的形象,也是一步步提升起來的。   尤其是在宋朝,南宋偏安一隅時,百姓才知道劉備、諸葛亮人品的可貴。   說書先生講三國故事,每每說到劉備失敗時,聽眾往往痛哭流涕。   看著劉備,崔祺忍不住閃爍淚花,主要還是感嘆他蹉跎的一生。   好在現在。   崔祺和劉備已經達成了微妙的合作關係。   也許劉備的命運會有所改變。   崔祺也知道,劉備胸懷大誌,非池中之物,自己本就不想操控他,現在這種合作關係挺好。   “玄德公,現在咱們手裡有將近三百兵馬了,我也不會帶兵,這些兵馬交給你統轄,咱們一路走,你一路整訓,爭取到雒陽,能練出點樣子。”   “沒問題。”   崔祺望著遠處,兵馬圍在一圈休息。   關羽在一旁維持秩序。   張飛光著膀子,站在軍陣之中,接受胡騎們的挑戰。   隨著一陣歡呼聲。   一個胡騎同樣脫光膀子,搖晃了幾下,朝張飛沖了過去。   張飛一閃身,腳下一絆,那胡騎立即四仰八叉躺在地上。   圍觀的士兵一陣拍手叫好。   胡騎搖著頭離開,又換了另一個上陣,和張飛沒過兩招,又被打趴下了。   “張義士竟然如此神勇。”   劉備笑道:“翼德這是在降服胡騎。”   崔祺問道:“這武藝是誰教的?”   “翼德是西鄉縣人士,某在涿縣合徒眾時,他打上門來,在某手下過不了三招,便徹底服了,後來我教了他一些武藝,他才不再一味使用蠻力。”   崔祺臉色一驚。   想起來電視劇裡,劉備一人製服關羽、張飛的情節。   難道是真的。   “想必關義士也甚是勇猛。”   “他是河東解良人,武藝超群,自黃巾之亂以來,他和翼德護衛在我左右,盡心盡力,我們親如兄弟。”   “聽聞玄德公招募了許多鄉勇,其他人呢?”   聞言,劉備沉默一陣。   “之前和張純作戰時,有一次遇到了胡騎大軍,我招募的鄉勇死了大半,雲長、翼德都被打散了。”   劉備拉開衣襟,露出一道駭人的傷疤,就在胸口上。   “我險些喪命,是一位同鄉找了一輛牛車,把我帶出了戰場。”   崔祺似乎明白,劉備為何會鞭打督郵了。   這個縣尉是他拿命換的,而且承載的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勛。   “玄德公,你且放寬心,我一定用心走動,讓你的軍功不至於埋沒。”   “多謝小郎君。”   劉備頓了頓,請崔祺在原野之上隨意走幾步。   他向崔祺說了許多,也該問問崔祺的誌向了。   “之前聽郎君說已經棄官,我也沒當真,不過聽劉節說,小郎君要去雒陽,不知所為何事?難道你真的棄官了?”   崔祺也不隱瞞,現在正是交心之時。   “棄官是真的棄官,但是刺史府從事許攸先生不許,這官也沒棄成。”   “許攸先生稱,要保舉我做刺史府從事,這次去雒陽,是要接駕。”   劉備腳步一滯:“接駕?”   “不錯,這事不可對外宣揚,天子要來巡視冀北,順便在舊居小住,祺趕赴雒陽,就是去接駕的。”   劉備目光一冷,嘴角微微顫動,攥了攥拳頭,又慢慢鬆開了。   崔祺知道,劉備想當麵質問皇帝,為何要裁撤他。   關於這一點,崔祺一開始認為是王芬、許攸矯詔,故意將縣尉更換為可靠之人。   但是想想,這樣未免有些打草驚蛇。   也許裁撤劉備的詔書是真的,確實是皇帝要裁撤他。   但崔祺不明白,一個小小縣尉,怎麼會被皇帝注意到。   如今,大漢朝風雨飄搖,裁撤驍勇善戰的武官,讓人怎麼想都想不明白。   除非推到一點,皇帝是個昏君。   先不想這些。   崔祺現在考慮著如何把劉備送入禁軍。   “玄德公,聽聞西園軍共八個校尉,合計兵馬五千六百人,每個校尉統轄大約七百人,你能統領多少兵馬?”   劉備皺眉:“某最多統領三百兵馬。”   崔祺一嘖嘴:“伱討伐胡騎時,不是帶了五百兵馬嗎?”   劉備搖頭:“小郎君不知,我壓根就沒指望縣兵,他們一出城就開始掉隊,偷偷向胡騎傳遞消息。”   “我將計就計,命大軍在中途駐紮,讓胡騎掉以輕心,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因部曲熟知胡騎營地,我趁夜領著部曲輕裝襲敵。”   “胡騎都是我兄弟三人殺的,部曲也就是抓抓俘虜,搶搶戰馬,部曲前幾日還是農人,沒見過血,也打不了仗。”   崔祺聽完,心中驚嘆不已。   自己大手一揮,讓劉備去討賊,沒想到還有這般門道。   若是讓自己帶兵,怕是會被縣兵拿了,送給胡騎。   “玄德公,我知道帶兵不易,但咱們還得招些兵馬,怎麼也得有個七八百人,要不然在雒陽吃不開。”   雒陽兵馬並不多,禁軍五千多人,加上正在組建的西園軍,不過一萬多人。   這跟後漢的軍製有關。   前漢是兵役製,百姓服兵役,優秀的地方軍能充入禁軍,兵員不缺。   後漢是募兵製,禁軍選良家子加入,地方軍用錢糧招募。   禁軍和地方軍割裂。   和平時期,禁軍數量也就四千多。   遇到叛亂,朝廷會派遣一部分禁軍,到了當地,再招募一些郡縣兵配合作戰。   後漢皇權不振,也和禁軍兵力不足有很大關係。   皇帝成立西園軍。   意圖在擴充禁軍的同時,讓禁軍歸於近臣蹇碩的治轄之下,以加強皇權。   士族自然能看清皇帝的心思。   也在趁機將心向士族的兵將,充入西園軍,以對抗皇帝的控製。   無論哪一方,想奪得上風,都必須拉攏兵馬。   如果此時,劉備帶著八百兵馬來到雒陽。   想拉攏劉備的人,自然會為裁撤劉備鳴不平。

Tip:收藏+分享三國:開局讓我裁撤劉備?,是对网站最大的肯定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