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蓉兒說,玩物然後喪誌,大概就是被琴玩的感覺罷。我並不是信口瞎說,那隻不過是我的一段過往經歷,蓉兒不知情,所以說我的是字麵意思。我也沒去做過多狡辯,畢竟這也隻不過是我個人的事情。是的,我曾經也是個有過音樂夢想的人,那隻是一個夢,一個念想,終於是沒有得到實現,前兩年還想重新拾起那把破木吉他,得空的時候練練手,再得空的時候,就背著這把破木吉他,提著一個黑色音箱,立著一個金色話筒,擺著一個破爛瓷碗,尋找一條熱鬧的街,然後音樂響起來,開始我的表演,放縱我的狂浪,可是最後的最後,就這麼簡單的想法,都因為一個忙字,都沒得去落實,因為一個忙字,都沒得去放縱。 吉他丟在了角落裡,音箱也丟在了角落裡,話筒也是,破碗沒得空買,熱鬧的街也沒得空去,音樂也隻在手機裡響聲過,人則丟失在了繁忙的事務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終於還是把這個曾經的所謂的音樂夢想給熬死了,或許真的是上了年紀的緣故,對於這個死掉了的夢想,並沒有感到可惜,甚至覺得自己,以前竟然這麼無聊,去玩弄這種讓人喪誌的玩意,或許年青,時間有得是,無聊的時間多久,總要去尋求一些無聊的事情做,要不然,那不得無聊死去,對不? 故在空野入群的自我介紹裡說,喜歡彈琴喝酒?我便問道,彈的是六弦琴嗎?六根弦的琴,也就是吉他,電木否無所謂,都是六根弦。他說喝酒當然是古琴啦,我就沒有參與太多他們的話題了,古琴我不懂,也不是我喜歡的音色。當山野說,他不僅彈古琴,還是個DJ,這多少又引起我的注意。我問,古琴配DJ,搖滾嗎?他說,分開的分開的,古琴和打擊樂器很難和聲。誠然,吉他不是打擊樂,和古琴一樣屬於彈奏的弦樂,但是搖滾要是沒了吉他,就不知道會演變成什麼搖滾了,至少不會是當下的搖滾。 我談不上是一個搖滾愛好者,並不是一個純正的Rock and Roll,隻是我喜歡的歌手,確切的說,我喜歡的那個人,弄了一個樂隊,這個樂隊又正好在搞著這些所謂搖滾的事情。這個人姓黃,名家駒,他弄的樂隊叫Beyond,超越的意思,在Beyond的歌迷裡,一直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大抵也是這麼個意思。Beyond玩著他們的搖滾音樂,我聽他們的搖滾歌曲,正因如此,我對搖滾這個詞語也就熟識了起來。對搖滾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多多少少還是一些了解的,應該是20世紀50年代初的時候,美國人在廣播和唱片中聽到了一種新穎的音樂,這種音樂每一拍節奏都非常強烈,歌詞寫的也十分新鮮,一下子征服了許多人的心。 後來有一家電臺,首次播放這類音樂時,為了讓聽眾保有新鮮感,播音員在播放前做了介紹,並給給這種音樂命名為“搖滾樂”。再後來就是,有嗅覺異常靈敏的歌手,嗅到了這種節奏強烈、歌詞新鮮的音樂的巨大潛力和巨大錢力,於是自己演唱並錄製了一張唱片,名叫《Rock Around the Clock》,即《整日搖滾》。這個張唱片是成功的,也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前前後後一共出售了1500多萬張,也成為世界上最暢銷的唱片之一,要不然怎麼說這個歌手的嗅覺很靈敏呢,大抵如此了罷,而搖滾音樂的名,也由此而得來了。 搖滾被一名播音員說了出來,然後被一名歌手廣泛傳唱了出去,最後讓搖滾席卷了全球,甚至還演繹出了其他的別的甚至和音樂沒有關係的東西,他們說那是是搖滾的思想。搖滾起初是玩音樂的,後麵演變出了搞思想的,確實是很不同凡響的了,確實是讓人捉摸不透發嗬。何為搖滾?搖滾為何?世界上最難的便是為某種事物去下定義,因為這需要描述得準確與精練,要不然描述與實物不符,叫不出口,也說不明白。 當然,世界上最容易的,也可以說是為某種事物去下一個定義,因為你完全可以以自己的理解方式和認識程度給出一個概念,總之就是,我覺得搖滾是怎樣,他就是怎麼樣,主要是我覺得,而不是你認為,他們想,多多少少看見了搖滾已經上升到了思想層麵的模樣。就像是是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誠然,當搖滾上升到思想的境界之後,一萬個人眼中有一萬種搖滾,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曾經我認為搖滾就是流行的穿著,激進的思想,頹廢的態度,搖滾是另類的,搖滾是長發、皮衣、吉他、架子鼓,再加上一個大喊大叫的沙嗓子!再後來有人也說,搖滾是一種精神,搖滾是一種聲音,是都市少年們創造的新聲音,這種聲音叫做吶喊。後來更是有人用馬克思主義的階級鬥爭學說來分析搖滾,說搖滾是工人階級文化;還有人說搖滾是資產階級的陰謀,目的是招安潛在的革命者,使他們沉溺於其中而麻木不仁,懶散不堪並脫離實際。美國黑人音樂家查克·貝裡,給搖滾插上了理想與成功的光環,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他說搖滾可以讓一個普通人走向成功與輝煌,這個普通人可以沒有任何的樂理知識,不懂音樂,隻要他有理想,隻要他勇敢地把自己心裡想的唱出來,隻要他願意,搖滾就能幫他實現理想,走向成功,走向輝煌。 搖滾與政治扯上關係,與理想有了掛鉤,那麼搖滾成為一種精神,具有了某種思想,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搖滾愛好者喜歡將搖滾描述為一種精神,但是關於這種精神究竟是什麼感覺,他們又都說不清楚,道不明白,各自言語,眾說紛紜,正如搖滾的概念一樣的模糊不可直接下了死定義,因為搖滾是活的,不是死的,搖滾活了,那麼搖滾精神自然也一起跟著活了,有人說搖滾精神就是青年自主意識,是對這個社會的反思或者反叛的意識。無政府主義的人說,搖滾精神就是愛與和平,把愛與和平充實為他們認為的搖滾精神,也有人說搖滾精神就是享樂、縱欲、悲觀與虛無。 這些搖滾思想並不統一,有時甚至相互矛盾,因此搖滾精神並不是一種提綱、教條式的精神思想,搖滾又是有內涵精神的,這種內涵精神建立在各個獨立的樂隊和具體的作品之上,是作品的內容,決定了是他們是什麼樣的搖滾,具有什麼樣的思想,搖滾是多元的,也是包容的,你也可以拿搖滾當流行音樂來欣賞,但是搖滾有著更實質的內在等著你去發現並且愛上他。這就是搖滾本身想要表達的意思,搖滾不僅是一種音樂形態,它是一種人生態度,也是人生哲學。誠然是也,這也是我認為和認同的搖滾,以及所謂的搖滾精神和搖滾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