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雪關那邊,從雪國發兵攻城到如今已過去一個半月多。 攻城戰一直沒停過,打了這麼久雙方傷亡都很慘重,大夏這邊即便是守城方,還是占據優勢的,後續的傷亡也很大,八萬多人,經過連續一個多月的攻城又損失了近五萬的兵士。 雪國第二次增兵,這次一次性增兵二十萬,於是方同讓軍部那邊也往拒雪關再次增兵七萬。 禦南城的情況更糟,南國地方貧瘠,人口遠不如大夏,就比如蠻王,東南國的人口隻有千萬左右,但卻各個驍勇善戰,除去孩童和老人,幾乎全民皆兵。 之前蠻王出兵二十萬,這次增兵少了些,隻有十三萬,但加上巫王的十萬和新齊的七萬,那邊可是比拒雪關壓力大多了,這次方同往禦南城增兵了九萬。 國內的話,現在騎兵有五萬,這不是赤火鐵騎,不到萬不得已,方同不打算動用。 這五萬騎兵的馬是一些劣等馬,提升後,變成了能用的好馬,又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可作為戰馬使用,兵士的實力整體為小金身境。 五萬騎兵各分一半給左乾和紅柳,反賊不是雪國和南蠻二國,新齊,他們派出的兵士都是精銳,是有修為的小金身境修士,但反賊這邊很多都是普通兵士。 五萬的精銳騎兵,再加上左乾那邊有四萬步卒,紅柳那邊有三萬步卒,剿滅反賊沒問題。 主要也是沒辦法,除去守衛各個城池,支援邊關的人馬,赤火鐵騎,還能調動的就隻有這五萬騎兵了。 轉眼,數日過去。 一眾功勛權貴,世族家主,文壇大家滿腹疑惑,永安城中趙世子進京之事人盡皆知,其目的所有人也是一清二楚,朝廷卻不為所動,宛如毫不知情一般,都在猜測朝廷這般裝聾作啞是為了什麼? 劉裕,林秀吉,還有那些鬱鬱不得誌的寒門仕子和被撤官的人則興奮不已,有的人年近四十,依舊是身無功名,對於當官的執念,甚至做夢都在想。 這群被利欲熏心的人哪還會思考其他,隻想著飛黃騰達,而現在越來越近了,他們心心念念的趙世子來了。 市井百姓則都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思,嗯...也不完全如此,他們其實更偏向女帝,畢竟自女帝坐上皇位後,一切都在變好,他們很希望朝廷能快點清繳反賊,現在已經十一月了,天氣變冷,冬天到了。 有的人流離失所,能依靠的隻有朝廷的救濟,如果大夏能盡早安穩下來,那說不定能有條活路。 時間往後推移,原本預計的是午時左右趙世子會抵達國都,但劉裕,林秀吉一行人左等右等,直到傍晚都未見到一行人半點蹤影。 又等了好一會,臨近入夜時分一則消息傳來,趙世子的人馬在前往國都的路上遭到了襲擊,死傷慘重。 劉裕,林秀吉等人得知此事憤慨不已,紛紛斥罵,先是罵了一遍賊人,而後又罵到朝廷,最後罵到女帝,都猜測,不,認定是女帝做的。 市井百姓也猜想多半是朝廷派人做的。 而那些文壇大家,功勛權貴,世族家主則有著不同猜測,覺得不太可能,如果真是女帝乾的,趙世子一行人就不是死傷慘重,而是悄無聲息人間蒸發,朝廷有這實力! “你派人做的?”方同詢問上官雲。 “不是,臣沒有派人截殺”,上官雲否認,又解釋,“傳回來的消息說,是一群江湖中人”。 “江湖中人?”方同疑惑,“你確定嗎?不是那是權貴或世族大家?” “確定”,上官雲肯定答復。 “這些人中大部分還是流民百姓,派去的探子了解到,他們覺得趙世子進京爭奪皇位會讓好不容易逐漸安穩下來大夏重新亂起來,也認為趙世子一個紈絝子弟並不能當好皇帝,還不如就讓陛下繼續做皇帝,按現在的事態發展下去。 一開始他們原以為朝廷會出手,但趙世子都快抵達國都了,還沒有任何風吹草動,於是他們就決定自行出手,除掉趙世子,這便是此事的來龍去脈”。 上官雲說完,斟酌片刻,又問,“陛下,明麵上的這批人中沒有趙世子,那隻是個替身,另有一隊人隱藏蹤跡,悄悄趕來,經查驗趙世子就在這隊人中,需不需要暗中除掉?” 這樣明麵上一隊人掩護,暗中另一隊人隱藏蹤跡悄悄趕來,是聰明之舉,但如果被發現了,找到蹤跡,同樣也是最愚蠢的。 隻要暗中乾掉真正的趙世子,一切事情迎刃而解,還不會有任何不好的言論流傳而出,完美解決,至於那假的,到時驗明血脈的時候,一驗便會露出馬腳。 “不用”,方同還是秉持著與之前一樣的態度,不去管,順其發展。 這...,上官雲皺眉,想不通為什麼,“陛下,您要不要再考慮一下?” “不用”。 “好吧,臣知道了”,上官雲其實不是特別擔心,如今文官大權三分之二掌握在他手中,還有三分之一掌握在魏千手中,軍權則都掌握在左乾手中,趙世子無權無勢,拿什麼爭,此事在他眼中就是一場鬧劇。 他隻是怕原本穩賺不賠的事,被女帝弄的虧本,弄出一些不好的流言,雖說無傷大雅,動搖不了什麼,但能避免盡量還是避免為好。 可女帝堅持如此,他做臣子的也不好說什麼。 東宣門,臨近夜深時,劉裕,林秀吉等人才最終等到了他們心心念念的趙世子,一行人立馬上前迎接,問好。 來的共有五十多人,除去侍女,文士,三十多護衛各個負傷,在這群人的保護下,一輛豪華馬車在城門前停下。 劉裕,林秀吉等兩百多人紛紛圍攏上來,此外不少看熱鬧的百姓也離著不遠觀望,至於那些文壇大家,不想沾上是非,來都沒來。 車簾掀開,出來的是公孫陽,笑著躬身,“多謝諸位...”。 兩百多人寒暄許久,不少人借機隔著馬車恭維其內的趙世子,還有人更是寫了詩詞誇贊,想著多露露臉。 一直在城門口逗留足有半個時辰,公孫陽才道:“世子路上被驚擾到,再加之數日舟車勞頓,疲憊不堪,需要休息,各位,回吧”。 從始至終,馬車內的趙世子都沒有露過麵,眾人都很想見一見,可話至此,隻好悻悻作罷。 聽到公孫陽說,世子路上被驚擾,一行人紛紛開口抨擊,罵賊人,罵朝廷,但最終還沒敢罵女帝。 畢竟這不是茶館或某個隱蔽角落,在場還有這麼多百姓,再大膽也不敢公然辱罵女帝,雖然一個個都腦子不太好使,可最基本的敬畏還是有的,都懂,敢罵,連夜就會被送進牢裡。 很快的時間來到深夜,宵禁開啟,城門即將關閉,在臨關門前,四位穿著樸素,像是一家四口,普通百姓打扮的人掐點進入了永安城。 禦書房,正批閱奏折的方同很快得到消息。 “陛下,趙世子入城了”。 方同批閱完當前的奏折,扭頭對劉囍吩咐,“通知下去,明日上朝”。 朝會基本是三天一次,今天剛上過,方同想著明天的戲劇在金鑾殿上演比較好,他很期待,出演的會是誰。 “是”,劉囍立刻將此事轉達給一眾官員。 “牧尋”。 “末將在”,外門的牧尋聽到他的呼喚立刻進入殿內。 “我讓你辦的事都辦好了嗎?” “一切妥當”。 “要確保萬無一失”,方同叮囑。 “陛下盡可放心”,牧尋信誓旦旦保證。 ..... 天微亮,宵禁解除,今日的永安一如往常,安靜的城池熱鬧起來,店鋪開張,酒樓開業,早餐攤,茶館也開始營業,街道上熙熙攘攘,一切看起來安逸祥和。 福瑞客棧,這雖算不上永安城中最大的客棧,但也是數一數二的。 劉裕,林秀吉早早的來到客棧外,其餘兩百多人也陸陸續續趕來,今天對於他們來說可是一個很重要的日子,能不能飛黃騰達就在今日,為此他們昨晚一夜未眠,想了許久今早該如何去金鑾殿與那位女帝對峙。 另一邊,皇城,金鑾殿,今早的朝會一如往常,跟昨天沒什麼兩樣。 一乾朝臣時不時瞟眼皇位上的女帝,見她泰然自若,像是根本不知道今日會發生什麼似的,一眾人心中萬分疑惑,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這是準備在趙世子來時,拱手將皇位讓出去? 上官雲,魏千,楊華景也很好奇,女帝陛下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陛下,魁王世子求見,還有兩百多人跟著一同在皇城外候著,欲要往裡闖”,一小太監急匆匆跑進大殿通報。 “宣”,方同麵色如常。 很快的,方同的感知中,一位身穿錦繡華服,麵色有些蒼白,病態,眼窩深陷,看起來精氣神極差,二十出頭的少年出現在直通金鑾殿甬道上。 兩百多人來到金鑾殿外,被攔下,最終隻有趙世子,公孫陽,劉裕,林秀吉被放了進來,畢竟此地不是什麼阿貓阿狗都能隨意進出的地方,這兩百多人以前甚至都沒進過皇城。 可能是之前朝廷對他們不管不顧,任由他們折騰,兩百多人產生了一種錯覺,朝廷不過如此,女帝不過如此。 被攔著不給進去,兩百多人很是不滿,他們昨晚想了一夜,準備在今天早朝之上運用那冥思苦想許久的說辭逼女帝退位,好好表現一番的,可現在他們卻連金鑾殿都進不去。 大殿外吵吵嚷嚷的,隔著很遠,方同端坐在皇位上都聽見了。 “蒼啷...”。 殿外的上百羽林軍齊齊拔出腰間長刀,目光如鷹隼般盯著兩百多人,眼中的殺意毫不掩飾。 “擅闖金鑾殿者,死!” 一瞬間,原本吵吵嚷嚷的人群鴉雀無聲,羽林軍手中的長刀,殺意洶湧的目光如同一盆冷水澆在眾人頭頂,無人再敢造次,他們能看得出來,如果再敢放肆,羽林軍是真的敢殺人!
第135章再度增兵(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