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節李適之服毒自盡 大家加緊趕路,這天趕到宜春。又聽到一個噩耗,宜春太守李適之聽聞韋堅被殺,羅希奭他們朝他這邊來,驚懼之下,服毒自盡。 李適之,原名李昌,隴西郡成紀縣人。唐太宗李世民曾孫,恒山湣王李承乾之孫。唐朝宗室、宰相、詩人。治政寬和,深得人心。其後與中書令李林甫爭權不敵,漸漸失寵,後罷去相位,改授太子少保。李林甫上奏彈劾李適之與韋堅結黨營私,李適之被貶為宜春太守。 李白憤恨道:“李適之宰相我早有耳聞,我們五百年前還是一家。他的詩歌《罷相作》寫得非常巧妙,寓意很深。” 避賢初罷相,樂聖且銜杯。 為問門前客,今朝幾個來? 李白進一步說:“李適之宰相還寫過一首詩歌《朝退》也很不錯。” 朱門長不閉, 親友恣相過。 年今將半百, 不樂復如何。 岑夫子連聲可惜:“我師兄孟浩然特別愛喝酒,常給我提到李適之宰相,善飲,喜交遊賓客,日興費萬錢。如此豁達之人,居然被羅織門羅希奭他們逼死,太可惜了。” 岑夫子又說:李適之宰相和賀知章也是好友,也曾寫過《送賀秘監歸會稽詩》。” 聖代全高尚,玄風闡道微。 筵開百僚餞,詔許二疏歸。 仙記題金籙,朝章換羽衣。 悄然承睿藻,行路滿光輝。 高適說:“李適之宰相和韋堅大人一樣,是個實乾家。穀水、洛水年年泛濫,耗費民力。河南尹李適之動用內庫錢財,修築上陽、積翠、月陂三大堤防,成功抵禦穀洛水患。皇帝大喜,為李適之勒石記功,並讓永王李璘書寫碑文,令皇太子李瑛題寫碑額,拜李適之為禦史大夫。” 杜甫說:“李適之宰相性情中人,不講究細節。但因性情粗疏,時常進入李林甫的圈套。李林甫哄騙李適之給皇帝出主意:華山有金礦,開采可以富國。李適之上當了,按照李林甫的原話給皇帝說了。可李林甫私下卻告他狀,說華山是皇帝本命山,乃王氣所在,不宜開鑿。使皇帝錯誤判斷李適之慮事不周,漸被疏遠他。” 王昌齡接著補充:“我聽聞李林甫口蜜腹劍,我們一定要提防這一點。與李適之宰相交好的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刑部尚書韋堅、戶部尚書裴寬、京兆尹韓朝宗等人先後遭到李林甫的中傷構陷,全部貶官流放。李適之宰相驚懼不安,便上疏請求改任散職。後罷去相位,李適之欣然不已,自以為可以避免災禍。宴請親朋,於席間賦詩道:避賢初罷相,樂聖且銜杯。最終的結局還是被害。對壞人的退讓就是對自己的殘忍。” 大家還是一致到李適之宰相墳前祭奠,然後喝酒悼念。 杜甫高歌:“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避賢。” 李白也邊飲酒邊高歌: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 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 已聞清比聖,復道濁如賢。 賢聖既已飲,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鬥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 高適跟著高歌相隨: 十月河洲時,一看有歸思。 風飆生慘烈,雨雪暗天地。 我輩今胡為,浩哉迷所至。 緬懷當途者,濟濟居聲位。 邈然在雲霄,寧肯更淪躓。 周旋多燕樂,門館列車騎。 美人芙蓉姿,狹室蘭麝氣。 金爐陳獸炭,談笑正得意。 豈論草澤中,有此枯槁士。 我慚經濟策,久欲甘棄置。 君負縱橫才,如何尚憔悴。 長歌增鬱怏,對酒不能醉。 窮達自有時,夫子莫下淚。 王昌齡緊接著高歌: 天地寒更雨,蒼茫楚城陰。 一尊廣陵酒,十載衡陽心。 倚仗不可料,悲歡豈易尋。 相逢成遠別,後會何如今。 身在江海上,雲連京國深。 行當務功業,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策馬何駸駸。 大家喝酒聲、高歌聲傳得很遠,驚動了李適之守墳的家人。家人一看好多人在老爺的墳前喝酒高歌,不知道如何處理。趕忙跑去家中報告給兩位公子。 不大時間,兩位公子來到父親的墳前,與李白五人見麵,詢問緣由。 兩位公子是李適之的兩個兒子李霅和李季卿。李白給他們兄弟兩個講述了情由,李家兩位公子非常感謝他們能夠拜祭自己的父親,約他們到家中小聚一下。 李霅對大家說:“我們的父親聽聞韋堅被殺,宰相李林甫的爪牙正往我們家而來,驚懼之下,服毒自盡。我們兄弟兩個當時不在父親的身邊,等回到家看到的就是一具屍體。為此我兩個常常憤恨不平。今天見到各位俠客,懇請你們為我們的父親打抱不平。” 李白對李霅和李季卿說:“兩位兄長放心,我們行俠仗義義不容辭。這事情我們一定要管。宰相李林甫的爪牙羅希奭、吉溫曾陷害過我。我正想找他們報仇。他們不知現在何方?” 李霅說:“我聽府中下人匯報,宰相李林甫的爪牙到我們家以後直接去找我的父親。等他們看到我父親的屍體後才放心而走。府中下人都被嚇破了膽子,不清楚他們去何處。” 李季卿補充說:“我猜測宰相李林甫的爪牙下一個目標可能是河西、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 大家都是這麼認為,商議了一下。立刻趕往河西、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的被貶之地去搭救他。 李家兩位公子喪事未處理完畢,不便同行,約定改天在長安城再碰麵。
Tip:书名会因各种原因进行更名,使用“作者名”搜索更容易找到想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