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2次函數(1 / 1)

鷹眼馬幼常 樹下孤客 3928 字 2024-03-17

街亭外東北十裡處,張郃攜五萬精騎趕到,哨騎回報,前方街亭處已有蜀軍把守。“諸葛亮果然料到我等要取街亭,真乃神人也。再探!”張郃麵露凝重,隨即傳令全軍徐徐進兵。   待大軍行至街亭,隻見寬闊平坦的大道上並無柵欄,順著兩側山腳沿至隘口後迅速收攏,隘口處已立有一座營寨,營寨左右依靠大山。但令人奇怪的是,大軍卻在不遠處的一座孤山上,旗幟連營,目測之下兵力不少於兩萬人,營寨規模也比隘口處大上許多。   稍傾,探子有消息傳回:山上屯紮的乃是此番蜀軍主將,馬良之弟馬謖,隘口處另有五千人由王平把守。張郃聽聞不由對左右哂笑道:“看來此人徒有虛名,實是一庸才,此山上無水可飲,我等隻需圍山放火,不消兩日,敵軍便會不戰自亂。諸葛亮派他來守街亭,真乃天助我也!”隨即安排手下副將抽調五千人,去要道處擋住王平來路,其餘大軍連夜圍山。   此番張郃率騎兵先至街亭,司馬懿隨大軍隨後而來。於公於私,他都想在司馬懿大軍趕來之前,拿下全功。   就在張郃命軍士圍山之前,不說王平已將新型地圖繪本派人送往諸葛亮處,馬謖亦是手書一封,命人送去。馬謖信中將自己所做安排,以及與魏延軍的協作事項一一陳述,同時將自己這麼做的原因和擔憂告知諸葛亮——此番當道下寨,可阻張郃。若司馬懿攜大軍親至,強攻之下我軍無法久守。   馬謖料定諸葛亮必能聞弦歌而知雅意,司馬懿這樣的對手,以怎樣的程度去猜測他的行動都不為過。如果司馬懿真的親至街亭,那麼諸葛亮的作戰計劃必定會有所調整。自己的信息優勢在後續戰事出現變化後,就會逐漸削弱。萬一真的麵對司馬懿,自己腦子或許夠用,但經驗方麵還需要時間磨礪。因此與諸葛亮的後續配合必不可少。   夜色逐漸籠罩了山林,星星點點的月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林間,形成一片斑駁的光影。透過散落的光影,依稀可以見到一些身影,魏軍其中一支圍山小隊,此時正在陰麵山腳的河邊嚴陣以待。此番他們的任務是阻止蜀軍獲取水源,隻見領頭的千人將肅聲說道:“張將軍有令,嚴密防守水道,務必將蜀軍困死於山上。”是夜,魏軍圍山,守住所有要道和水源將蜀軍圍困於孤山之上,且數次擊退想要下山取水的蜀軍。   但奇異的是,蜀軍此番得益於提前準備的各項措施,除了魏軍行動後的前半個時辰有所騷動之外,上下軍心並無明顯浮動,大小將官軍士各司其職,嚴陣以待。看著帶隊取水的李盛狼狽而回,馬謖對身旁的張休笑道:“看他這樣,確實狼狽不堪。魏軍必不會懷疑我等有詐。”張休笑嘻嘻地走上前去,拿出腰後的水囊遞給連兜鍪(頭盔)都跑歪了的李盛,回頭與馬謖笑道:“參軍妙計,我等拜服,隻是~莫要欺負老實人才好。”眾軍士見主將如此輕鬆談笑,心中更添了幾分安定。   之前李盛為了將戲演足,親自到河邊取水。沒成想對麵射出數道箭矢,斜擦著從他額旁略過,這才驚得李盛急忙收兵,一路跑回山上。張休和李盛二人都出身荊襄,奈何隻有中人之姿,此番能隨馬謖鎮守街亭,亦是二人的際遇。   馬謖看著張休和李盛,一臉期待,但並沒有出現好感度增加的提示。“人家好歹有名有姓,竟然不給分?看來還是個勢利眼。”心中對這個外掛有了幾分猜測,或許是後世那些耳熟能詳榜上有名的武將才有用吧。   不過二人做事認真肯乾,頗有後世卷王社畜的趨勢,馬謖也願意提點,將部分前期計劃告知。於是便有了之前那一幕。看著取水小隊的回營,馬謖心中驕敵策略的鋪墊已經陸續展開。明日再費一番功夫,隻要堅持到傍晚,那麼戰事就能有所改變。   當天夜裡,諸葛亮在陸續收到地圖畫本和手書後,先是驚訝於圖上對於山川地形的描繪方式,此前竟未發現馬謖有如此能力,待此番戰事結束,自己也得親自去與他探討一番。心中暗暗打算,以後的行軍作戰、軍議規劃,都可以用這樣的方式繪製地圖,對於我軍的北伐大業可謂是如虎添翼。   而後疑惑於馬謖的分兵,雖說大軍藏於隘口大寨內,可暫保街亭不失,但馬謖以身犯險,獨領五千兵吸引魏軍圍山,實為不智。待看到馬謖手書所述的其中厲害,諸葛亮亦是麵色凝重。如今郭淮固守上邽,自己截斷隴右,分割四郡的計劃已無法順利展開。兩軍對峙越久對蜀軍越不利,那麼街亭便成了魏國打破平衡的關鍵之地。從信件上的描述來看,魏軍突襲街亭的決策時間絕對不會比自己派馬謖去的時間晚。也就是說,魏軍並非隻是想要斷蜀軍後路,而是和自己的看法一樣,將此地當做戰略錨點。若街亭有失,則隴西三郡無援不說,大軍補給更要多費功夫,更有甚者,此番北伐吃進去多少都會吐回去。如此看來,魏軍的主力極有可能在張郃之後,或支援張郃、或向北收復安南。想到這裡諸葛亮當即遣人喚來薑維,細細商議。   薑維好感度+1   黎明時分,飽睡的馬謖早早起了床,心情大好的他沿著山坡巡視防線。昨夜除了安排值夜的軍士以及帶了兩百人下山騷擾的張休以外,他令所有人吃飽睡足。隻因他心中早已知道,張郃為了減少無謂的消耗和犧牲,必不會連夜攻山,而是選擇圍困蜀軍,妄圖使蜀軍不戰自亂,最後再一錘定音。   而山下的魏軍這一夜可就不好過了,除了圍住孤山的半數兵卒以外,大軍亦是被疑似蜀軍下山突圍的部隊弄得無法安心歇息。頂著眼袋的張郃看著微微亮的天空,望向山頂悶聲啐到:“呸,雕蟲小技。”   待到天亮,雙方逐漸開始試探性接觸。張郃先是命前軍向山腰段推進,試圖給予蜀軍更多的壓力。馬謖帶著惡趣味的笑意,決定繼續示敵以弱,發令將大部分滾石檑木從左右陣地中間的緩坡帶向下拋去,由於陽麵坡度較緩,大量的滾石檑木在即將到山腳時便開始減速,張郃命人揮動令旗,魏軍便齊齊後退,因此沒有對魏軍造成任何實質性的傷害。   張郃見狀嘴角帶著輕蔑的弧度,更是看輕馬謖幾分,“我軍還未上山,便將防禦物資如此消耗,若非膽怯還能是何故。”而後命人將準備好的乾草、樹枝等引火之物搬至陣前,企圖燒山。馬謖遙遙看見,安排李盛指揮弩手防禦,隻要對方想要前推放火箭,便放箭壓製。如今時值春季,蜀軍在西,而魏軍在東側山腳,街亭在後世甘肅這一帶,目前還不會受到東南季風的影響。因此有自己提前在前方安排的三層防火帶的存在,魏軍若是強行在山腳處燒山,也不會起到多大的作用。所以如果能依靠山腰陣地的壓製,使魏軍弓手射程不足,無法利用火箭燒到山頂營寨,那麼第一階段就算順利度過了。想到這裡馬謖心中有了計較,囑咐完李盛後,便朝第二陣地趕去。   果然,魏軍在嘗試放火燒山卻收效甚微後,便命弓手使用火箭朝山上射來。但見魏軍弓手隨著試探射擊距離而逐漸靠近,壕溝內的李盛神色堅毅,眼見敵軍已進入射程,抓住機會,令弩手瞄準齊射。蜀軍的連弩優點是射速快、頻次高,雖然威力在麵對重甲時稍顯不足,但此時用來對付魏軍火弓手,可謂是效果拔群。   張郃見招拆招,令刀盾手上前掩護,試圖讓弓手靠近山腰再向上放火,他現在還沒打算全麵交戰,如今諸葛亮未退,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很有必要。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隻見魏軍有了刀盾兵的掩護,逐漸向山腰處第一陣地推進,連弩已失去了它的作用。   就在這時,第一陣地的將士頭上飛過漫天箭雨,以一道道弧度優雅的拋物線,飛向空中,而後朝下方刀盾手身後落去,隻聽得慘叫連連,哀嚎不止。兩息後,箭雨又來,然後李盛看到沒緩過勁來的魏軍紛紛慌亂地向上舉盾,“機會!”李盛果斷下令,伴隨著魏軍的慘叫,第一陣地的連弩兵又抓到機會收割了一波。接著在第三波箭雨之下,他便看到魏軍慌亂地向山下逃去。而下一幕更是讓他目瞪口呆,隨著魏軍的暫時撤退,剛才三段箭雨之下倒在地上的魏兵一眼看去就不下四五百人,甚至他還看到十幾個人被箭矢穿顱而過,直接被釘死的地上。   見到這一幕的李盛後,中愈加佩服馬謖。今天可真是漲見識了。原來弓弩手還有這種配合戰法,但要讓弓手拋射越過前麵的刀盾手,命中敵方陣營內,難度太大了。“幸好今天沒什麼風。”第二陣地上,指揮弓手的李休此時也是頭皮發麻,自己雖然武藝平平,但這些年憑著些許頭腦混到這個位置,一直都挺滿足的。他轉頭看向馬謖,如同一個求知若渴的學生,如今的他更渴望能在馬謖身邊多漲漲見識,多學學這些見都沒見過的神奇戰法。   馬謖看著腳下畫出的坐標係裡結合了受力分析的二次函數草稿圖,不由感嘆,果然知識就是力量啊,不過想要言簡意賅地讓這個時代的普通士卒能夠完全理解,還是要費些功夫。隨後繼續指導張休和各弓手伯長,敵人在不同距離時,向上拋射的角度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