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樓理療館的翟姐三(1 / 1)

小店來客了 阿拉威威 3315 字 2024-03-17

我自己後來在看到很多相關的著作時,了解到77年下半年恢復高考以後直到後來的大約20年,政府一直麵臨青年人就業壓力。城市青年優先安排工作,也就派生出要審核城市戶口。在某些著作裡一直強調農民再難至少還有土地可耕種可用吃飯。大約每人1畝三分或2分的土地裡埋藏著翟姐她們這些70後女青年的無數理想和淚水。   相關的政策和經濟的剛剛起步,也限製了她們的見識。她在自己大約50歲時,把自己的很多期望期待在自己大約36歲才得來的寶貝兒子身上。   當孩子初二初三成績依然不好時,她說她活著沒有意思。當理療館裡的老客戶某個英語老師願意給她孩子免費補英語,也願意給她介紹數學、物理、化學、數學老師時,她不斷的沒節200-400元的支持孩子。   好老師講的技法,對於15歲上下的男孩子是有用的,激發了孩子學習的興趣。我很多次去她家做肩頸時,都看他自己坐在門口的桌子上做物理和化學。   後來,真的一個學渣般的少年考上了高中,有時可以考到全年級前6名,大約從縣城1600名同級生中考出好成績。   可惜,沒有持續太久。高考前,孩子睡不著覺,高考時感冒發燒。他後來跪著求媽媽要補考。   在孩子的學習路上,能遇到好老師講技法,還是來源於翟姐的客戶英語老師張老師。不過,相遇的前提是,翟姐姐可以幫這個老師做肩頸、後背、心臟,她主要也是走的時中醫穴位。   這個技術,是她開裁縫鋪子時認識的客戶帶她去一家直銷公司,告訴她可以掙大錢。大錢,她自然是沒掙到的,學了很多穴位知識,在自己老媽身上試驗。   她的媽媽比她還要瘦小。解放前給她爸爸這個地主家當童養媳,為地主家這個呆兒子生了她哥和她。後來到了農業合作社,集體給村裡勞動時,老太太遞草,某個貧農的媳婦砸草,她砸斷了這個地主婆的左手。其實這個地主婆也是貧農家的閨女給地主家當童養媳。   童養媳這類事,在她們這種城市南側的村莊裡持續到了解放後。這個小小的地主婆還給翟姐的哥哥養了童養媳,從很小的時候當女兒養。後來農業合作社了,女方媽媽要要回自己女兒,老太太就去她們家哭,要自己的兒媳婦,還是要回來了。這個老太太用一隻手,在改革開放開始時就收集自己的和村裡其他老太太的雞蛋,做大巴到城裡賣,供自己兒子女兒上高中,也供兒媳婦讀到初中。她總怕兒媳婦跑了,沒有在供這個兒媳婦讀高中。   等到老太太大約60多時,她又願意做女兒的小白鼠。其實,她也滿身都是病,隻是不願意給兒子說,不願意讓兒子花錢或為難。她也願意讓女兒給她拔罐,很疼的手法她也願意試試。   通過老太太練出來的手法,翟姐姐在城中村找了門鋪,每月600,做一次30-300,日積月累,攢下了她現在這套三室150的房子。也攢下了可以幫他兒子的老師們及相關的培訓費。   那個當年給她些情書的老李,每月負責還房貸。他會裝修房子,有很多零活兒。   翟姐,在他兒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孩子幼兒學的書,陪孩子背課文。不過,每個孩子是不一樣的,他兒子經常屏蔽她教的課文。直到後來遇到她的客戶,也就是這個英語老師張老師,孩子才從更專業的老師那裡體會到讀書的樂趣。不過,她是不服輸的,她接著看孩子的高中課本,直到孩子高考後她發現自己已經老花眼了。   她在她們同齡人裡屬於生孩子晚的。她們那會兒晚了就一直等,或者去求子女,後來就真的有了這個孩子。因為生孩子晚,她婆婆各種欺負她,說她肚子不爭氣。   她為老李的家裡付出了她自己那20000多的存款,用那些錢在結婚後為自己和老李還有老李的媽媽蓋了5間村裡的平房。她的錢在她的30歲前竟然是夠蓋5間村裡的平房的。現在孩子已經18歲了,她回去住的還是當年她自己建造的家。   我第一見她,她在超市裡來買蔥,提了一捆蔥,穿著粉色去了毛球的毛衣。後來熟悉了,知道她的衣服都是去各個村口的集市、地攤或者某個批發商城買的30元左右的毛衣。她人也瘦小。我幾乎沒有想過樓上150平的地鐵口三室兩廳房產是她買的。後來,發現真是她買的。   我也沒有想到她會一節課200-400的給他兒子的老師們,給了大約5年,從初二到高三,除了英語是免費的或者說英語是易貨的。   有一次,我問她還有錢嗎?答案是沒有,再掙吧!有一天中午,她讓我在她那吃飯,我進她的廚房看了又看,發現她幾乎不會做飯。她做的飯,大約類似我奶奶輩胡亂做的糊口的飯。其中有一次,她是讓我吃南瓜和白麵片,搭配著一盤土豆條。   她的兒子也不是很喜歡吃她做的飯。   後來,孩子周末回來,我有空就去幫娘兩炒幾個菜,教她怎麼炒土豆絲,偶爾幫他和他老公做點油潑麵。   這個過程,發現老李做飯很棒,隻是不願意做,寧可跟翟姐一生就那麼吃吧。   現在,她自己會在孩子回家的日子裡給孩子炒土豆絲、白菜燉粉條、尖椒炒肉等,雖然做的不是很好,但是孩子已經很認可了,孩子是能吃完她炒的菜了。很少再給她說:“給我點錢,我要出去買飯!”   當初陪她去南方的那個高中女同學,常開看她。高高的,頭發卷卷的,衣著很講究。她們一起回到村裡後,她女同學梁姐,發現她的某個初中男同桌開理發店後每天西裝革履,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西服口袋裡都是現金,找那個那同學要了當年的10萬超高彩禮就把自己嫁了。夫妻兩開了好幾家理發店,所有錢財,粱姐掌握,她在孩子稍大後開始買房賣房賺差價。後來房地產在2016年以後大漲2017年限購後,這個粱姐夫妻名下有5套住宅,每月租金大約有2000、3000、4000、5000,留一套180的四室自己住。她那個老公,理發店的生意還是不錯,每次剪頭發大約30每次,染發燙發大約300左右,護理頭發大約59-79元每次。   翟姐之所以能下決心買了現在這套150的三室二手房,有一部分是被自己女同學刺激了,有一部分是想留給孩子以後用,還有一部分是她那個600元每月的門麵所在的村子拆了。她後來也找過鋪子,一層130-220元/平,她需要70平,又放兩張床又要一家三口住,租金大約每年10-18萬再加9100-24500的押金,再也沒有600元每月的租金了。二層30-70元每平每月,她也接受不了,還是沒有600元每月的租金了。後來再想想當年的高中女同學也沒上大學也是和她一起在南方流水線上被罵,怎麼人家就過的好,怎麼人家兒子就上名牌大學。她想來想去,後來醒悟到是因為房子,後來在2017年房子開始漲勢很兇時她還是找附近中介公司買了。   買完了房子,她感覺她再也沒有輸了。如果兒子再努力一點,她就還能看到希望。   不過,那會兒她兒子小學6年級的成績,總是會又讓她看到日子是灰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