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後的汴京城,秋高氣爽。商店林立,酒肆攤點熱鬧非凡。三年一度的科考幾天後就要開始了。這天,城東龍廷客棧內人來人往,樓上樓下住滿了趕考的儒子。他們有的在走廊來回不停地背誦朗讀,有的在院子裡搖頭晃腦地反復吟誦。 客棧的二樓天字一號內就住著李向瀾,黃榮之,於文才,劉林,杜鬆他們五個。他們已住兩天。剛來入店時就引起了店掌櫃和眾多顧客的注意。為啥呢?因為他們五個都齊刷刷地穿著清一色的藍衫黑褂,且個子高矮都差不多。其實原來黃榮之要胖些,隻是經一年的刻苦功讀下來後整個人瘦了一圈,所以就和大家的身材差不多了。他們五個人的氣質和用功程度讓店裡的人都格外看好他們,底下裡都在估算著他們幾個的中考實力。這讓掌櫃也就對他們的服侍也格外殷勤周到。但卻引起了樓下一些儒生的不滿。 這天,店小二剛下樓來,一儒生便楞著眼向他吼道:“喂,店家的,俺不是早就跟你說了俺鋪上的被子薄了叫你添加一床嗎,為啥今天都沒拿來呢?俺可是已住了三天的客人了!他們幾個才來多久呀,你把人家侍候的大爺似的。怎麼,嫌俺們嗎?還是怕咱付不起房錢啊?大爺俺有的是錢!”說完掏出錢袋往櫃上一扔摔的叮噹響。這聲響引起了上下樓客的注意,紛紛探出頭看稀奇。店小二見此不敢吱聲便轉身跑了。斜楞子心裡火無處發便向幾個探頭的吼道:“看什麼看,你們是不是都很舒服啊?”吼得幾個趕緊縮回了頭,關窗不語了。 此時,樓上的黃榮之實在是聽不下去了,吼道:“這家夥真橫啊,咱這就下去和他理論理論。”說完就要下樓去卻被向瀾拉住了,勸道:“嗨,別發火了,想來這下麵的定是個登徒浪子,咱就不跟他計較了啊。咱是什麼人?咱們是胸懷大誌之人!不能跟這種人一般見識。是吧?還是進去復習功課要緊啊!”是啊,是啊。大家都贊同著。而這時樓下的那個還在不停地罵著:“這世道真是狗眼看人低。俺倒要看看這些個大爺們科考能出個啥人才來,哼!”一邊罵著一邊又向店小二吼道:“怎麼說了半天俺的被子添了沒有啊?小二趕緊道,大哥,俺已經添上了啊。那你不早說,真是個悶瓜蛋!終於罵罵咧咧地回屋了。 黎明時分,汴京城貢院大門兩旁威嚴地豎著“禦製,監考”兩個大牌,監生們個個威嚴地審視著各個考生。少時,各考生便排隊一一進入大門。走在最前麵的是:李向瀾,黃榮之,後麵分別是:於文才,杜鬆,劉林。一進大門後,向瀾向身旁身後的同窗們都投去了鼓勵的眼神。同窗們也都小聲地說著:“加油!”然後都進入了各個圍場。。。。。。 少時,一監生報道:“時辰已到,開考。”於是三日的緊張科考開始了。全場一片肅穆安靜。考生們都在加緊地審題思考著,此時,一個意想不到的事出現了,杜鬆在取筆墨時突然發現自己的袋子裡沒有硯臺。怎麼辦?他此時腦子一片空白!好一會兒,他清醒過來後理智告訴他得趕快想辦法子。於是他走出圍子,左顧右看,正好一個監生走了過來,看見他在圍外便問道:“喂,你叫什麼名字,幾圍的?出來乾啥?”此時杜鬆被他一問,加之心裡急豆大的汗珠從額頭冒出來。他急躁地向那人道:“報告先生,俺的硯臺沒帶來。”什麼?監生沒聽明白。俺沒有磨墨的硯臺。杜鬆又說了一次。“哦,那你咋搞的,考試居然會不帶硯臺?那你怎麼辦?想請先生幫忙找一個用。”“哎,你現在叫俺到那裡去給你找呢?監生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求求你幫個忙吧!看他的可憐樣,監生心軟了說道:“好吧俺去想辦法,你先回到圍裡去吧。你是第幾圍?”“第四圍。”嗯,監生便出去了。於是杜鬆無可奈何地回道圍裡等待。 而時間卻在飛快地流逝著,圍場裡的各個考生此刻正千姿百態:有的信心滿滿奮筆疾書,有的神色腤然一副失落。有的在圍裡來回踱步,有的則托腮冪思苦想。。。。。。。終於,那監生走進了第四圍遞給了他一個舊硯臺,杜鬆接過熱淚盈眶,連連致謝!監生說:“貢院已往考試從沒人忘帶過用具,所以院裡就沒有備用的。這個都是俺出外去向居民家借的,用後還得還人家。”聽後杜鬆又一連串地說:“真謝謝先生了,你真乃俠士啊!”“好了別說了,趕緊答題吧。”說完倖倖地出去了。 杜鬆趕緊磨墨答題,當他正挑著易答題回答:“四書,五經的內容,”還很慶幸這些都是自己熟悉的。當他匆忙地用近半天的時間答完後已聽的外麵傳來監生報時聲:“時過三刻了。”這意味著半天的時間已過去一半了。而杜鬆此時又趕緊把先未答的又答上時監生又在報:“午時了”於是很多考生便拿出自帶的食物在吃了。杜鬆的肚子也餓了隻得從袋子裡也拿出乾糧吃起來。午時後他開始做第二大題。內容是:“做一首詩或詞。”看到這他心裡輕鬆了些。因為做詩對他來說不是什麼太難的事。但從那做起呢?他思考了一下陡然想起上次登梁山時的那首不是很行嗎?他自言自語道。哎,還是不行。那首還是顯粗糙了些。再想想。。。。。。 突然,他有了靈感。隨後邊誦邊寫道:“巍巍高聳梁山崖,徑直幽然去路斜。雨潤青鬆凝碧露,日融桃花襯丹霞。層巒疊嶂晴雲外,眾壑橫連向天涯。格閣重重水潺潺,花飛蝶舞似仙家。”當他把此詩一氣嗬成後,心裡的那種自豪感由然而生。情不自禁地道:“想俺杜鬆也是一界秀才啊,那次的山中吟詩咋就沒現在這靈感呢?待此次考後俺一定要把這首詩誦給他們幾個聽。”但是,正在他為自己的大作得意時,報時聲已傳來:“第二天已過,考生抓緊時間”此時已是晚上的申時。他的雙眼再也睜不開了,於是任由自己酣聲大作了。當他一覺醒來,天已大亮了。報時生又催命似地喊道:“三天一考已是最後一天,各考生抓緊,加油啊!”聽到此,杜鬆急忙看自己的卷子還有一道大題未做。題目是:“論當今時政,根據當今時政利弊談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對於這種政論題杜鬆慌了手腳。因為他對此類題從來就不關心,更沒有深究過。於是他叫苦連天:“哎呀,俺的媽呀,怎麼又有這種題?這不是欺俺杜鬆嗎?早知道就該看看這類書了,現在該怎麼辦呢?”他一邊嘮叨著,後悔著一邊苦思冥想起來。可怎麼想都不知從何下筆,急的在圍裡打轉轉。 而此時的向瀾,榮之,文才都已經全部做完,正全神貫注地在檢查著自己的卷子了。另一邊,劉林也露出了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手托著腮幫子出神,也像被這題難住了。。。。。。。但,時刻的沙漏在飛快地滑落著,滑落著,戌時,終於傳來了監生最後的宣告聲:“各考生注意:時間到,都放下紙筆帶好自己的物品離開圍場排隊。”於是每個圍場分別有一個監生喝令著考生離開。於是考生們隻得全部離開了圍場。向瀾,榮之,文才三人出來就見麵了,但杜鬆,劉林始終未見人影。無奈,向瀾對大家說“算了不等他倆了,也許他倆都回客棧了。咱們也回吧。” 第二年三月,京城放榜了。 淩晨,考生們在尚書院焦急地等待著訊息。少時,徽宗帝的龍輦抵達。他一下輦,尚書院監生便將錄取名冊遞了過去。徽宗接過看後龍顏大悅!向齊聚在場的所有人大聲宣道:“此次科考第一甲第一名狀元是:濟州李向瀾。嗬,誰是李向瀾?”在場的人都在四處看。此時的向瀾已激動的滿臉通紅,見眾人都在看自己便不好意思地出去了,眾人都羨摹地看著他的背影。而後徽宗又大聲地宣道:“第一甲第二名榜眼:濟州於文才。”“嗬,又是濟州的,誰是於文才呢?”而文才此時聽後也激動地心撲通地跳,捂著臉出去了。而後徽宗又大聲地宣道:“第一甲第三名探花黃榮之。”後將名冊交還給了監生。於是下麵的人一片嘩然!“這是咋的啊,前三名全是濟州的?俺們這些地方的人就這麼沒運氣。這時徽宗走出了尚書院監生和李學究隨著走出來,徽宗向他倆道:“李學究,還是你們李家的人厲害呀!”學究摸著自己的胡須笑吟吟地道:“皇上說笑了,這都湊巧的事了。”皇上慢走啊!此時,向瀾,榮之,文才三人已在外麵高興地抱著,跳著:“啊呀,俺們真的中了前三甲,這是真的嗎俺都不信,你掐掐俺,好都掐掐,喔是疼的。那就是真的了!真是老天有眼呀!”當他們三人笑著鬧著時杜鬆和劉林趕緊跑到了外麵的放榜墻去看榜去了。當他倆屏住呼吸將榜從頭看到尾後也沒有開到自己的名字時,杜鬆整個人幾乎傻了。他跑出人群,一屁股癱坐在地上。口裡嘀咕著:“怎麼搞的,俺為什麼連名字都沒有,不該呀!俺隻有一道題未作呀。”此時劉林也雙手捂著臉走了出來,淚水已從他的指縫裡流了出來。。。。。。 這邊,向瀾他們三個從興奮中安靜下來後猛然一看周圍沒有劉林,杜鬆,向瀾便說:走,去外麵看榜。於是當三人來到榜前將那紅榜看了個遍後都出來碰了麵後都相互看著不知說啥了。隨後大家都四處找尋著倆人,而後看見他倆蹲在遠處便都走過去。向瀾安慰他倆道:“鬆子,林子,別再難過了,此次不中下次再來吧。這種貢試說實話咱們都是第一次參加,誰都沒有經驗的。俺們三個隻不過運氣好點而已罷了。” “是啊,就是啊。”大家都附和著。向瀾又說道:“下來後大家再好好總結經驗,把各項內容都準備得充分些吧。就不怕不中的。”此時榮之也對他倆道:“向瀾說的對,咱們都還年輕嘛,有的是時間和精力的,下來後再好生備考,相信你倆下次一定會考好的。”“是啊,別難過了,這考試誰也說不準的,下來再好生訂出復習計劃來,相信下次一定會考好的喔!”文才也說道。“好了,走咱們現在去吃早飯吧,俺今天請大家去吃最好的館子,咱們已辛苦一年了也該好好吃頓飯了!”說的對。大家都贊成。這時杜鬆止住了淚說道:“多謝大家的鼓勵。好林子,那去吧,雖然咱沒有考上,但還是要去祝賀一下他們三個取得了好成績。再說今晚皇上還要為他們舉行瓊林宴,俺們也去長長見識啊!”嗯,劉林慢慢轉過了情緒,說:“好,走吧。” 一晃三年又過去了,秋闈科試又開始了。 這次劉林信心滿滿地走進了考場。這三年來,他總結上次的經驗教訓,全力備好了戰。而杜鬆更是把時政論文都做了個遍,並反復把各年吏部問題都做研究,還寫出了自己的見解。 但是沒想到此次的考試卻又出乎他的意料。這次考試卻沒有政論文章。是要求考生談出自己對人生的理解與看法來。沒有以往的四書五經的內容,而要求填寫真廣賢文的一些內容。沒有了作詩填賦,卻要求評論忠孝節義和禮儀廉恥。對這些內容,劉林平時都有關注回答起來很是得心應手,便做起來思如泉湧。而杜鬆卻對這些內容很是欠缺。因他平時就性情豪爽,愛結交一些豪爽俠士一起猜拳劃酒,舞槍弄棒但花在習文上的功夫並不多。因而知識麵很窄,因而此次考試又難住了他。氣得他抓耳撓腮,悔之晚矣。雖然考前他做了各種準備,再沒有出現忘帶用具的事,但知識麵窄又一次斷送了他的前程。 果然第二年放榜,尚書院的高墻上結果又是:劉林終於一舉奪得了第一甲第三名“探花”,而杜鬆又名落孫山了。見榜後他灰心喪氣地跑出院外仰天大喊:“老天,你為什麼這麼不公啊?”最後隻得垂頭喪氣地一個人回了濟州老家。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而劉林則喜極淚奔,興沖沖地乘馬車歸家。車把式說:“汴京到濟州路途遙遠,公子您可坐好了咧!”劉林根本不多理會他的言語,車旅途中隻顧著一路喊著:“俺中了,俺終於中了,俺是探花了。。。。。。” 三天後,朝庭報喜的隊伍敲鑼打鼓進了濟州城外劉家莊。一時間看熱鬧的人把個劉府圍了個水泄不通。打頭的報喜人在院門口大聲地報道:“新科探花劉林接旨,新科探花劉林接旨。”於是劉老太爺率家人一行喜極跪地接旨。而後通報人捧旨宣道:“敕:濟州劉林“進士及第,第一甲第三名探花”至接旨之日一月內赴京任職。”大宋熙寧元年春皇帝印。此時劉林接過聖旨後劉老太爺急令手下快請幾位官爺進屋上坐。官差道:“劉老太爺不必忙了,俺們還有幾家要去啊!”“那幾位官爺就先忙吧,說後將一紅包遞到官差手裡道:謝謝幾位官爺了,各位慢走啊!”幾位官差高興地拱手道:“再次恭賀劉老太爺一家啊,”說完出去了。 此時的劉林喜極而悲,捂臉大哭道:“俺終於考中了,俺是探花,爹,娘,俺是探花了呀!”他爹娘此時也激動地抱著他喜極淚奔道;“俺兒呀,一定是祖宗在保佑咱家啊!走,咱全家現在就去嗑謝祖宗神靈吧!劉氏宗廟祠堂裡,全家跪拜著。劉老太爺聲淚俱下道:“各位仙祖,您們的曾孫劉林今年終於圓了俺劉家有史以來的夢。他不負眾望考中了進士及第第一甲的探花。望先祖們的在天之靈保佑他仕途坦順,光耀祖宗啊!祖宗們保佑,祖宗們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