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遞詞,搭戲(1 / 2)

不知誰拍了三聲巴掌,原本嘈雜的大會議室裡突然安靜下來。走廊外麵,抽煙拉呱的演員們也豎起了耳朵。

“大家準備一下,開始化妝,叫到的到二樓三樓的化妝室,沒叫到的大家也不要著急,安心等待,中午我們供應盒飯,晚上招待所裡也會給大家留飯……”

王貴娥笑語嫣然,全然不是紅樓裡尤氏的樣子,“我喊名字,大家跟著小李、小唐、小任去化妝,中戲的鮑國安老師、北電的朱長遠老師、上海人藝的魏宗萬老師,北平人藝的譚宗堯老師……”

全場一片寂靜。

這幾位老師大多數人都認識,或者看過他們的影視劇、話劇,現在人就活生生地站在麵前,很謙遜地跟著央視的工作人員去化妝,大家就不再象剛才那樣肆無忌憚地談論了。

有人出去抽煙放風,也有人開始拿出三國演義的書仔細地揣摩著。

江潯在人群中搜尋著陳道明,他就站在窗前,拿出一本三國演義,心無旁騖地看起來。

看他這幅風淡雲輕的樣子,江潯就想過去認識一下,“潯子。”人還沒走出去,李法曾老師就把他叫住了。

“看見了吧,這麼多演員,光來試趙雲的就有十六個……”他笑著又低聲道,“你的趙雲,很穩。”

“可是,李老師,我真的想演周瑜。”江潯見濮存晰過來了,索性也是實話實說。

李法曾臉色一變,可是看向濮存晰,模樣又不一樣了。

濮存晰試的是諸葛亮的角色,李法曾也很看好他,這位中央實驗話劇團的副團長,也曾飾演過諸葛亮,不過現今,他的歲數要比劇中諸葛亮大,雖然對這個角色仍有想法,可是還是在積極物色更為合適的演員……

“潯子,不是我說你……”李法曾跟很多人都是熟識的,跟人藝的老演員也很熟,“蔡曉睛導演第一眼就相中你了,可以說,你這個角色百分之八十是定了。”李法曾透露著“內幕”消息,“王扶林總導演也滿意……”

“可是,李老師,我,我能試一下妝嗎……”江潯都有些無奈了,落花有意,流水無情,他真的隻對周瑜感興趣。

“李老師,您能不能給總導演說一聲,讓他試試周瑜的妝?”濮存晰想了想說道,“如果不行的話,也絕了他這個念想,踏踏實實演趙雲,畢竟能在四大名著裡演個角色,不容易。”

這話讓人聽著愛聽,李法曾想想,“其實,周瑜已經定下來了。”

誰,哪位?

江潯就這樣看著李法曾,李法曾苦笑,“你們也都認識,當紅的男演員還有幾人啊……瞧,人來了。”

順著他的手指,濮存晰看到了陳道明,江潯也看到了陳道明,現今圍城熱播,前些年的末代皇帝也是央視拍攝,他在央視有人脈,在圈裡也有地位……

他來演周瑜,江潯是認可的,“不過,李老師,我還是想試試周瑜的妝……”

“總導演和蔡導都定了的事兒,”李法曾有些難為,找到一合適的角兒不容易,特別是江潯是武生出身,演過電視劇,人也意氣風發,就是一白袍銀甲的小將,從書裡走出來了。

“那我可以自己找一下王扶林總導演嗎?”江潯下了決心,好角色是自己爭取來的,唐茂昌是自己爭取的,伯邑考是自己爭取的,周瑜,他也想掙一掙!

李法曾無奈,無奈地搖搖頭走開了。

他不知道,江潯是敢說敢做,真的朝會議室走去。

……

會議室裡,央視臺長王楓,兩位副臺長戴臨風、阮若琳還有總製片任大惠、服裝設計趙慶霞、美術設計勞保良等都已就位。

王楓臺長看著手上的名單,問道,“中戲的鮑國安來了嗎?”

“嗯——”王扶林突然發現,試戲的現場,工作人員不知都跑哪去了。

對啊,今天來試戲試妝的人太多,工作人員都忙不過來了。

“我對鮑國安還是了解的。”阮若琳笑道。

與同為副臺長、劇本統籌的戴臨風一樣,她主持拍攝了大型電視連續劇《尋找回來的世界》、《西遊記》、《紅樓夢》、《末代皇帝》等及數百部連續劇和單本劇,或任總監製、或任顧問,被稱為中國電視劇之母。

這是一個在電視劇界的響當當的人物!

其實,對於曹操這個角色,早在前幾年謝晉導演拍攝電影火燒赤壁時,鮑國安就修書自薦,備陳對曹操之渴望,並請阮若珊、黃宗江兩位前輩保舉,但終於因為謝晉請了赫赫有名的於是之而與這個角色失之交臂。

這也是他從藝以來,第一次主動爭取一個角色。

此後,他也是癡心不改,飾演曹操的願望也更加強烈。

其實,他與王扶林導演認識也很早,早在紅樓夢拍攝期間,王導就希望他加盟紅樓夢劇組,擔任那群孩子的表演老師,但鮑國安因為中戲的課業繁重而未能成行。

今天十一月,他離開北平去上海拍攝大唐名相,就接到了沈好放的電話,回來讓他試一下曹操的戲,並且說,王扶林總導演要跟他談……

“是你推薦的我?”今天,兩人一見麵,略一寒暄,鮑國安就問起了這個。

沈好放趕緊把他拉到一邊。

他是中日混血,在日本東京學習攝像和電影拍攝,回國後就進了央視三國劇組,與鮑國安是老相識。

哦,後來那部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也是他拍的……

“是的,”沈好放也沒有否認,“但你不要告訴別人,這裡麵的情況很復雜……”

哦……

鮑國安不語。

江潯敲門進來的時候,一群領導、專家都在熱切地討論鮑國安呢,這一青年進來,沒有人注意到他。

“總導演……”

王扶林正跟劉厚生說著,就看到了一青年站在他跟前,麵熟,但好象並不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