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湖和巴雲也相對見禮,而文廣菩薩的目光落在薑湖的身上,麵露詫異,旋即忍不住看向蘇秋夜。 以菩薩的修為,自然能看穿這根本就不是人,而是妖。 蜀山派的元嬰長老,弟子竟然是一隻妖? 文廣菩薩有點兒不能理解。 以至於甚至開始懷疑眼前的蘇秋夜是真是假。 畢竟大家都是一個修為,互相看不穿。 蘇秋夜察覺到了文廣菩薩目光裡的狐疑,淡淡道: “佛門可渡眾生?” 文廣菩薩稍稍錯愕,旋即道: “是,眾生普渡。” 說完,他已經明白了蘇秋夜的答案,眾生,自然是無論飛禽走獸、人族妖類的。 眾生皆可渡,那管他是人是妖還是人妖。 眼底閃過一絲復雜,文廣菩薩低眉垂目: “阿彌陀佛,施主有佛性。” “佛本是道。”蘇秋夜直接回答。 周圍隻留下巴善和巴雲隨從,聞言皆若有所思。 文廣菩薩倒是沒有因此而陷入迷茫,依舊麵帶微笑: “蜀山之道,非尋常之道也,佛本是道,亦非蜀山之道也。” “佛本是道”,佛門的高層修行者也並非沒有聽過這句話,不過按照佛門的理解,這其中所說的“道”,並不是汝等道家的“道”,而是天道的“道”。 蜀山所信之道家,瀚海佛國所信之佛家,都是天道的一環,所以佛本是道,並無問題,隻不過你們道家用了“天道”的名字而已。 名字並不能代表什麼,而蘇秋夜此時明顯在“偷換概念”。 此道非彼道。 更何況蜀山主殺伐、重武力,和清靜自然、無為而治的道家又有所不同,所以文廣菩薩的後半句自然是吐槽: 你們這群一言不合就拔劍砍人的莽夫,也敢說自己信的是清靜無為的道家之道? “這便是瀚海佛國的待客之道麼?”蘇秋夜忽然說道。 文廣菩薩:??? 正盤算著怎麼打機鋒的他,就像是在要張嘴罵人的時候一下子被饅頭堵了嘴,一堆佛門至理噎在了嗓子眼說不出去,格外的難受。 蜀山莽夫······果真不走尋常路。 差點兒被打蒙了的文廣菩薩,原本平靜含笑的臉上也露出了少許愕然,但是畢竟是能言善道的佛門,倒也不至於就此失色,重新恢復平靜之後,他緩緩說道: “蜀山和我瀚海佛國之間的確鮮少有往來,加之巴善修為尚淺,不敢直接引一位元嬰長老深入佛國腹地,所以累得長老在此等候多日,的確是我佛國待客不周。 加之長老又為那錯寺解決此心腹之患,佛國上下也不能忽視長老的恩情。” 說著,他從袖中掏出來一個木盒,輕輕一彈指,木盒已經出現在了蘇秋夜的桌子上。 “菩薩好一手彈指神通。”薑湖捧哏道。 指望著師父能開口捧哏,那必不可能。 文廣菩薩看向薑湖,依舊是慈眉善目: “此佛珠可以令人明心定性、不畏佛光,於元嬰長老或許隻是添頭,但是於這位弟子,倒是再合適不過。 小小禮物,不成敬意,還望蘇長老笑納。” 蘇秋夜本來還有些猶豫,此時聽是給薑湖的,索性直接往薑湖那邊一推,頷首道: “既是長者賜於晚輩弟子,確實不可辭。且去謝過菩薩。” 薑湖恭敬的對著文廣菩薩拱了拱手,打開木盒一看,不隻是他,就連旁邊的蘇秋夜都怔了怔。 蓋因這盒子裡的佛珠,他們很是熟悉,和寒霄大師贈送的那一枚一般無二。 其功效也不言而喻,於凡人來說,可能隻是令心神澄清,避免邪魔之氣侵染,但是對於妖族來說,卻可以直接免疫佛光的侵蝕,屬實是妖族躲避佛光的至寶。 青臺宗手裡有這種東西,現在瀚海佛國竟然也有。 雖然一個是在夢境中,一個是在現實裡,可是根據目前他們兩人的經歷和感知,都覺得這夢境和現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絕對不是隨隨便便搭建的夢境,也絕對不是單純依賴於他們的記憶。 那麼這珠子······到底是誰先掌握的製造技術,又或者是誰從誰那邊剽竊過來的? 薑湖更是一下子想到了當時擒拿鯰魚妖時,從其身上繳獲的那一枚紅色珠子。 雖然樣式不同,但是功用卻是類似的。 一直到孫一平和林沫在東海晃悠了一圈,也沒有聽聞戒幢律寺破解了珠子的秘密。 是否是因為涉及隱秘,所以戒幢律寺根本不願說? 又是怎樣的隱秘,是否牽扯了瀚海佛國? 畢竟瀚海佛國、鎮邊九門和東海妖族,都在胥郡出現,並且對孫一平和林沫不利,雖然三方並未出現在同一片“戰場”上,但是隱隱呼應和聯合之意卻不似作假。 瀚海佛國給東海妖族提供一些遮蔽氣息的輔助手段,也在情理之中。 心思電轉,而表麵上,薑湖帶著笑容: “這的確是個好東西。” 本就是對癥下藥的文廣菩薩,對於這個答復並不驚訝。 而對麵已經展露了誠意,蘇秋夜開口說道: “此次西來,是因為北疆妖族蠢蠢欲動,南疆和東海妖族又掀起動亂於兩淮。 妖氛席卷天下,此非我修道之人所欲見。蜀山為天下正道之首,對抗妖族,責無旁貸。 但人力有窮時,如今妖族同氣連枝、南北呼應,若是我修道人族再各自為戰,很容易被各個擊破。 所以蜀山願誠邀天下豪傑,共同對抗妖族,避免人族大地為妖族所蹂躪。” 文廣菩薩答道: “阿彌陀佛,生靈塗炭,非我佛門所欲見;殺生嗜血,亦非我佛門所欲為。 瀚海佛國地處西北瀚海黃沙之間,素來和中原井水不犯河水,護衛一方安寧。 而南北妖族,也從來未有侵入我瀚海佛國之意,佛國上下,安居樂業,又何必要卷入到中原的戰事中呢?” 蘇秋夜一時語塞。 瀚海佛國的確和中原隻有一些邊境商貿上的往來,凡人王朝的統治力量從未深入到瀚海之中——對於凡人王朝來說,那黃沙戈壁的也沒有什麼需要的。 對於妖族來說,大抵也如此。 還沒有聽說哪個妖族眼饞這鳥不拉屎的地方。 也就是此地土生土長的人,才會把沙漠之中的那幾塊綠洲當成寶貝,把巍峨高聳的天山和昆侖奉為神明。 現在讓基本處於“老死不相往來”狀態的瀚海佛國,攘助於中原戰事,這不是強人所難麼? 中原正值盛世、花團錦簇的時候,諸位做什麼去了? 怎麼沒有見中原王朝請瀚海佛國入內傳教?反倒是蜀山派一直把持著國教的地位,甚至就連江左的天師道、青臺宗等大派都很難分一杯羹。 薑湖則接過來話茬說道: “菩薩應當聽說過‘唇亡齒寒’的道理,中原一旦完全淪入妖族之手,則百姓為魚肉,社稷不復存。 然而妖族之貪欲,豈會因為隻是拿下中原就中止? 以地事妖,如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今日能稍稍滿足妖族之貪欲,那明日呢? 餘竊敢一言: 妖族全有中原之日,定然是瀚海佛國滅亡之始!” “此言荒謬!”坐在文廣菩薩身後,一直低眉未曾說話的巴雲,霍然開口。 而巴善亦然差不多的神情,隻不過因為薑湖怎麼也算是在絞殺魔頭的戰鬥中出了力的,所以他不好多言。 薑湖根本就沒有看巴雲,直勾勾盯著文廣菩薩。 菩薩手持在身前: “善哉!施主所言,的確振聾發聵。但此應為肉食者之憂,非萬萬民所能憂。 瀚海佛國不入中原久矣,此時貿然派人增援,應當以何等身份、又行何等事,最終能如何給萬千信眾一個交代?” 薑湖打量著文廣菩薩,看他所言不似作假,心中也大抵有了數: 瀚海佛國在整個大漠的統治也並不是一塊鐵板。 想想也是,這個大漠佛國建立在戈壁上一個個綠洲的基礎之上,綠洲和綠洲之間路途遙遠,縱然有千年商路串聯起這一顆顆明珠,依舊無法和中原城鎮的四通八達相比。 大多數人對於中原可能都缺乏基本的概念,現在說要出人出力,支援萬裡外中原戰事,百姓們,尤其是那些掌控綠洲的小領主們,憑什麼就要心甘情願為之? 那錯寺用秘法掌控人心,隻是局限在這一片外人鮮少到來的世外桃源罷了。 瀚海佛國定然還不至於在偌大的戈壁都這樣做,否則也早就有不堪受辱者逃遁,並且向中原求助以鏟除此傷天害理之教派。 因此一旦參與中原戰事,饒是佛門和佛國已經政教合一,佛門能夠在內部事務上說一不二,如此重要的對外事務,也定然要給出一個交代,補償領主們的損失。 萬千信眾的損失······可能真的無所謂。 薑湖忍不住看向自家師父。 從請見瀚海佛國之人開始,完全就是蜀山派根本沒有授權的事。 其實瀚海佛國和蜀山派之間稍有溝通往來就會覺得奇怪,蜀山有專門的迎客堂負責對外交際,這種尋求盟友的事怎麼可能沒有迎客堂的人作陪? 而且蘇秋夜是何許人? 這是蜀山鋒利的劍,蜀山派又怎麼可能讓一把劍沖在前麵,而目的卻是尋找盟友? 打算做什麼,和上古某位先賢大能一樣帶著三千弟子巡遊天下,以德服人麼? 好在瀚海佛國也是一直閉關自守,在修仙高層上和外麵沒有什麼往來,頂多也就是聽過中原的一些傳聞,經過萬裡而來的中原商賈轉達,所以······多半都已經歪七扭八。 以至於文廣菩薩會覺得,蜀山派遣蘇秋夜前來,很合理啊! 這能充分體現蜀山對瀚海佛國的重視。 正是因此,瀚海佛國這邊才會出動文廣菩薩這種菩薩之中得道已久的前來,相對應的,蘇秋夜反倒是蜀山元嬰之中的小輩。 現在雙方坐在這裡,似乎真的開始認認真真討論這件事的可行性了,讓薑湖心裡也打鼓,師父是怎麼想的? 他能夠幫著師父拉扯一下,但是這種事上可不能擅自開口。 且話從他口中出,也沒有多少可信度,文廣菩薩此時也已經在等著蘇秋夜,等她說話。 蘇秋夜不疾不徐的說道: “天之將傾、妖氛熾烈,天下人族修士應當齊心協力。而蜀山也好,朝廷也罷,自然不會虧待所有仁人誌士······” 文廣菩薩沒有著急開口,果不其然,蘇秋夜話鋒一轉: “不過,功勞自然有多有少,這需要看斬殺妖族之多少,亦要看是否參與到能扭轉大局的戰事之中等等,我蜀山和妖族相持千百年,在論功行賞上一向有獨到之處。 若是瀚海佛國感興趣的話,餘可以讓迎客堂派人前來細細商議、條條解釋。” “這倒是不用了。”文廣菩薩笑道,“有長老此言,想必也不會有失偏頗。” 蘇秋夜搖頭: “若真的能攜手對敵,還是先把話說清楚的好,免得以後再起誤會。 當然,細枝末節,實不相瞞,餘亦知之不多,但若瀚海佛國能獨當一麵,或至少為大軍側翼,遮蔽戰場,想來未來從漠南草原一直到江南水鄉,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都可以看到瀚海佛國僧人的身影。” 此言一出,文廣菩薩依舊麵色如常,但是他身後的巴雲和巴善,都難免氣息急促了起來。 這是許諾允許瀚海佛國進入中原! 瀚海佛國這麼多年在戈壁上潛心經營,以至今日。 昔年有野心鯨吞瀚海,如今自然也有野心入主中原。 中原的鐘靈毓秀、中原的靈氣充沛,是任何一個修行者都無法拒絕的誘惑,瀚海佛國的這些僧人們也不想天天蹲在沙漠裡麵看沙子。 巴雲和巴善幾乎在一瞬間都腦補出了不知多少畫麵。 文廣菩薩對於蜀山開出這個條件反倒是早就有所預料。 蜀山坐不穩這個天下,自然就需要有其餘派係進入中原幫忙維持。 在蜀山坐擁鎖妖塔、地位不可取代的情況下,此條件是真心實意的可能性很大。 現在蘇秋夜說出了口,文廣菩薩自然不會拒絕,肅然說道: “誠如施主所言,斬妖除魔、捍衛人間,無論佛道,皆職責所係。” 這菩薩······變臉也挺快的。 薑湖心裡吐槽一句,不過大家既然各自覺得已經得到所需,那也沒有必要裝腔作勢、猶猶豫豫的,乾脆利落的應了也好。 蘇秋夜則接著說道: “具體的條款事宜,派中會派遣迎客堂長老來談,不過餘也需要知道瀚海佛國能提供多少幫助,畢竟之前蜀山派對這一片瀚海所知也不多。 若能更了解佛國,從而也方便未來調度和安排,菩薩意下如何?”
第73章 1本正經的胡扯(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