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蘇軾《臨江仙·送錢穆父》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 依然一笑作春溫。 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 樽前不用翠眉顰。 蘇軾一生雖積極入世,具有鮮明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張,但另一方麵又受老莊及佛家思想影響頗深,每當官場失意、處境艱難時,他總能“遊於物之外”,“無所往而不樂”,以一種恬淡自安、閑雅自適的態度來應對外界的紛紛擾擾,表現出超然物外、隨遇而安的曠達、灑脫情懷。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如寄旅,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雲:“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間的過客,又何必計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 人生進入不惑之年,還有什麼能成為人生的羈絆呢?天地永恒,人生有限,時間短暫,風景無價,無價風景,總令我思緒翩飛,令我想與萬物化為一體。一個背包,一個相機,一個寫作的E人E本,幾件簡單的衣服,一雙徒步鞋,上驢友網,查詢網友推薦的旅遊景點,不管有多遠,天涯海角,打折機票都能在兩百塊錢搞定,淡季的旅館,便宜的100塊錢一晚上,春夏兩季,你背著帳篷,天當床地當被,更自由,更有野趣,這次為躲避霧霾,我踏上一段期盼已久的海南博鰲之行,開始了我的首次攝影寫作之旅。 對於我這個生長在騰格裡沙漠邊緣的內地人來說,住在環海的長灘雨林小區,有很多的驚奇、美好、眷戀、向往、憧憬、盼望、徜徉……出門就是景,睜眼就是景,走路就是景,處處是景觀,環著海,沿著沙灘,一直蜿蜒。一邊是蔚藍的大海,一邊是明亮風格各異的特色建築物,海無限,灣深遠,路漫漫,樓房鱗次接比,置身其中,海風吹來,撩起我的衣襟,趁風鼓起,有飛翔的感覺。浪花撲擊著沙灘,海鷗高空鳴叫,遊人爽朗的笑聲,像吟唱海的歌謠。驚濤拍岸,大浪淘沙,我在思考,我在琢磨,人的一生比不過那萬年的磐石,千年的胡楊,不論你怎樣躲避風雨,像溫室的花朵,是人生有限,海上的時光也是這樣,任憑浪打風吹,礁石永遠都靜默著,承受著,像雕塑一樣凝固在岸邊,直到磨成沙,甚至灰飛煙滅。海裡的每一座山,每一個磐石,每一塊礁巖,在這千萬年的歷史中,都經受著地震,海嘯,驚濤拍石,浪花擊打,海風摧殘,也許是天地大愛,接受海的擁抱,浪的親吻,風的愛撫,它們隻是千奇百怪地聳立在那裡,淹沒在那裡,靜靜地、猙獰地、淩亂點、等待著,不在乎天長地久、不在乎年月變幻,無畏風霜刀劍、潮漲潮落,時事滄桑,它們用自己的堅硬來陳述自己的堅強,站好自己的角色,做著最真實的自己,都有著驚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吧?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它們見證著高山變大海,地球分五洲,滄海變桑田,猴子變成人,歷代王朝的興亡交替,都是過眼煙雲,都不值得一提,他們演繹的是宇宙和天地的愛、恨、情、仇……隻有人類學家,考古學家,生物學家,可窺見一斑,能識破一點天機,讀懂一點天書,因為它記取可承載的的實在是太多太多了。礁石猶如一個枯坐的老者,浪花猶如繞膝而轉,調皮玩耍的一群小孩。麵對行動不便,拄著拐杖,眼力不好,麻木枯坐,靜坐沉思,陷入深深回憶的礁石爺爺奶奶,浪花小孩,男孩光著屁股,女孩紮著頭繩,穿著花裙子,總是亂哄哄的,嘰嘰喳喳的,無休無止地追趕著、奔跑著、嬉鬧著、躲藏者、笑耍著、哭鬧著、拍打著,流著鼻涕,歡聲笑語,陽光燦爛,尋找著自己的爺爺奶奶,依偎著老人的懷抱,繞膝承歡,爬上老人的背,依偎在老人的懷裡,揪著爺爺的胡子,揣著奶奶乾癟的奶頭,浪花也是這樣,從這一塊礁石到另一塊礁石,一群小孩擁著一群小孩,打鬧追趕,於是一浪接著一浪,唯美而夢幻。 大海,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礁石, 就在那裡,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 沙, 就在那裡,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 浪花,就在你腳下,不舍不棄; 在大海的港灣裡,或者, 讓你住在大海的心裡, 融進柔柔的沙裡。 潮起潮落,潮聲,大海的心聲,穿越了深邃的海水,透過蔚藍的水麵,越過千百萬年悠悠流逝的滄桑歲月,天地的孕育,凝聚著厚重,博大的情懷,交織的歲月的深沉,仿佛有無數的歷史故事、英雄人物、纏綿的思緒、悱惻的感情,迫不及待地向天,向地,向萬物,向每一個來看他,來欣賞他,來觀賞它的人們傾訴。 白雲、藍天、碧海、椰子樹、沙灘……,看之不盡的美景,心在這裡不受任何世俗的束縛,隻想放開、我鬆、舒適,愜意……每個人,在人生中都有美好的一段路程,心裡有一朵盛開著的花朵,但願人長久,路途順利點,景點多一些,美好多一點,心情開放點,快樂多一點,就是成功的人生五十六、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蘇軾《臨江仙·送錢穆父》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 依然一笑作春溫。 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 樽前不用翠眉顰。 蘇軾一生雖積極入世,具有鮮明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張,但另一方麵又受老莊及佛家思想影響頗深,每當官場失意、處境艱難時,他總能“遊於物之外”,“無所往而不樂”,以一種恬淡自安、閑雅自適的態度來應對外界的紛紛擾擾,表現出超然物外、隨遇而安的曠達、灑脫情懷。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如寄旅,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雲:“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間的過客,又何必計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 人生進入不惑之年,還有什麼能成為人生的羈絆呢?天地永恒,人生有限,時間短暫,風景無價,無價風景,總令我思緒翩飛,令我想與萬物化為一體。一個背包,一個相機,一個寫作的E人E本,幾件簡單的衣服,一雙徒步鞋,上驢友網,查詢網友推薦的旅遊景點,不管有多遠,天涯海角,打折機票都能在兩百塊錢搞定,淡季的旅館,便宜的100塊錢一晚上,春夏兩季,你背著帳篷,天當床地當被,更自由,更有野趣,這次為躲避霧霾,我踏上一段期盼已久的海南博鰲之行,開始了我的首次攝影寫作之旅。 對於我這個生長在騰格裡沙漠邊緣的內地人來說,住在環海的長灘雨林小區,有很多的驚奇、美好、眷戀、向往、憧憬、盼望、徜徉……出門就是景,睜眼就是景,走路就是景,處處是景觀,環著海,沿著沙灘,一直蜿蜒。一邊是蔚藍的大海,一邊是明亮風格各異的特色建築物,海無限,灣深遠,路漫漫,樓房鱗次接比,置身其中,海風吹來,撩起我的衣襟,趁風鼓起,有飛翔的感覺。浪花撲擊著沙灘,海鷗高空鳴叫,遊人爽朗的笑聲,像吟唱海的歌謠。驚濤拍岸,大浪淘沙,我在思考,我在琢磨,人的一生比不過那萬年的磐石,千年的胡楊,不論你怎樣躲避風雨,像溫室的花朵,是人生有限,海上的時光也是這樣,任憑浪打風吹,礁石永遠都靜默著,承受著,像雕塑一樣凝固在岸邊,直到磨成沙,甚至灰飛煙滅。海裡的每一座山,每一個磐石,每一塊礁巖,在這千萬年的歷史中,都經受著地震,海嘯,驚濤拍石,浪花擊打,海風摧殘,也許是天地大愛,接受海的擁抱,浪的親吻,風的愛撫,它們隻是千奇百怪地聳立在那裡,淹沒在那裡,靜靜地、猙獰地、淩亂點、等待著,不在乎天長地久、不在乎年月變幻,無畏風霜刀劍、潮漲潮落,時事滄桑,它們用自己的堅硬來陳述自己的堅強,站好自己的角色,做著最真實的自己,都有著驚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吧?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它們見證著高山變大海,地球分五洲,滄海變桑田,猴子變成人,歷代王朝的興亡交替,都是過眼煙雲,都不值得一提,他們演繹的是宇宙和天地的愛、恨、情、仇……隻有人類學家,考古學家,生物學家,可窺見一斑,能識破一點天機,讀懂一點天書,因為它記取可承載的的實在是太多太多了。礁石猶如一個枯坐的老者,浪花猶如繞膝而轉,調皮玩耍的一群小孩。麵對行動不便,拄著拐杖,眼力不好,麻木枯坐,靜坐沉思,陷入深深回憶的礁石爺爺奶奶,浪花小孩,男孩光著屁股,女孩紮著頭繩,穿著花裙子,總是亂哄哄的,嘰嘰喳喳的,無休無止地追趕著、奔跑著、嬉鬧著、躲藏者、笑耍著、哭鬧著、拍打著,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流著鼻涕,歡聲笑語,陽光燦爛,尋找著自己的爺爺奶奶,依偎著老人的懷抱,繞膝承歡,爬上老人的背,依偎在老人的懷裡,揪著爺爺的胡子,揣著奶奶乾癟的奶頭,浪花也是這樣,從這一塊礁石到另一塊礁石,一群小孩擁著一群小孩,打鬧追趕,於是一浪接著一浪,唯美而夢幻。 大海,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礁石, 就在那裡,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 沙, 就在那裡,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 浪花,就在你腳下,不舍不棄; 在大海的港灣裡,或者, 讓你住在大海的心裡, 融進柔柔的沙裡。 潮起潮落,潮聲,大海的心聲,穿越了深邃的海水,透過蔚藍的水麵,越過千百萬年悠悠流逝的滄桑歲月,天地的孕育,凝聚著厚重,博大的情懷,交織的歲月的深沉,仿佛有無數的歷史故事、英雄人物、纏綿的思緒、悱惻的感情,迫不及待地向天,向地,向萬物,向每一個來看他,來欣賞他,來觀賞它的人們傾訴。 白雲、藍天、碧海、椰子樹、沙灘……,看之不盡的美景,心在這裡不受任何世俗的束縛,隻想放開、我鬆、舒適,愜意……每個人,在人生中都有美好的一段路程,心裡有一朵盛開著的花朵,但願人長久,路途順利點,景點多一些,美好多一點,心情開放點,快樂多一點,就是成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