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朱貴酒店(1 / 1)

入世讀水滸 逵哥兒 4439 字 2024-03-16

林沖在過年前,冒雪來到了朱貴的酒店。   從後續信息推算,這個酒店此時建立時間還不久。這個酒店對外供應的有生熟牛肉肥鵝嫩雞。按《水滸》世界的飲食層次,這個酒店是對中下層勞動人民、一般的過往客商提供服務的,同時也說明酒店較為偏僻。生熟牛肉在水滸裡麵基本上是中層食物,對底層勞動人民應該算勉強能夠得著的蛋白質食品;肥鵝嫩雞是稍微好點的招待品,屬於有點資產的大客商享受的食物;沒有羊肉、不提供魚肉也是說不考慮貴客來往、不提供較高層次的聚餐服務。   過往行商,隻要在朱貴酒店選擇了這些食物,恐怕基本就意味著進入了梁山泊狩獵的視線範圍——吃不起肉的,沒什麼油水,梁山泊不至於浪費精力下手;隻吃羊肉的,害了之後會惹來大事情,乾脆拒之門外。此外魚肉同樣屬於貴客群體挑嘴的吃法。本身酒店靠水,從後文來看酒店其實是有魚肉的,故意不拿出來賣,同樣也是將可能惹麻煩的群體排除在外——當然,一個靠水的酒店不主動提供魚肉,這本身就已經形成了一定異常。隻是和酒店提供魚肉,隨即有概率招惹上幾個貪風情、貪嘗鮮的貴賓,進而人多眼雜暴露自己、影響梁山情報工作相比,還是不對外提供魚肉要好一些。這個肉食菜單也說明這個酒店是在相對位置比較偏的地方。如果較近範圍內來往人多,則酒店的異常依然容易暴露。   隨後林沖吃喝、朱貴出來采集潛在獵物信息,書中從林沖的角度給出對朱貴第一印象。   林沖向酒保問話。但在問話之前,先不提事,主動請酒保喝一碗酒。喝完酒再問,酒保心情好點、受點小恩惠就能稍微偏向自己一些。這個細節很符合林沖為人性格特點,是孤身在外、行為有禮、從而盡量爭取別人幫助的行事方式。林沖“以情使人”和魯達“因罪使人”(當然有條件基礎)的行事風格區別得很明顯,林沖待人沒有迫使的意味。   林沖的問話沒有得到他最希望的答案。而同時,與後來梁山酒店酒保見人問梁山名號,就敢於主動接引人上山不同,此時朱貴酒店的酒保是不敢透露出自己和梁山的關係的。這是背景還不夠硬氣的緣故——隨著梁山實力的不斷加強,後續梁山各酒店的行動比此時這位酒保的行為要主動和大膽許多。   從讀者角度來看,其實這個酒保的回答並不是作為一個正常酒店酒保的客觀回答,而應是作為一個比較機敏的梁山泊底層嘍囉的回答。這裡酒保的回答疑點並不算太顯著。一是林沖問路直至梁山泊,而酒保並不提梁山泊有風險(當然這個階段可以解釋作梁山泊名聲還不大);二是酒保對沒轍的回答太過肯定絕對了些,顯得有點過於敏感。   如果這是一個一般的酒店,其酒保此時應該要考慮多掙點外快錢,不應該把話完全回答死,比如可能回答說“客官若不急切時,不妨在此住上兩天。待得雪晴些,看看能否討得船家出來渡你過去”。這樣回答的話,即使過幾天沒船家,也可以賴在天氣上,或者解釋說天冷船家不愛來活動,而不該是直接回答“卻是沒討處”。此外,宋時天氣梁山泊一帶臘月天都能自由行船這個問題,對應後文氣象表現記錄,看起來小冰河期之前,天氣是真的暖和。不像現在,秦嶺淮河以北,冬季水域就有結冰現象。   隨即林沖寫了一首詩,點了自己名字,詩的結語落的是威鎮泰山東。   林沖這個行為,我不能完全肯定該如何判定。這裡有兩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是林沖此時對酒店已有所懷疑,選擇主動挑開帷幕;第二種可能,林沖純粹是感傷太重,意氣舒張所致。這裡文字旁白隻交待感傷,同時以林沖此時心中的激昂、酒後的沖動確實也可能導致他抒發情感於文字,一切都當作所有事情都算計好,有可能過度敏感、過於多疑。但是,如果這裡是林沖有所懷疑、主動挑明做試探,這也依然符合林沖人設和性格,林沖的行為和觀察能力是可能做得到這些的。此外,林沖本來是純粹感傷,但在發生事情後,因勢導利,也依然算是合理行為,即這裡還存在從第二種可能,自然過渡到第一種可能的情況。   林沖的行為得到了反饋。朱貴把林沖劈腰揪住。這裡劈腰揪住不知道單純是林沖的個子比較大,或者是說朱貴避免引起林沖太大怒火,又或者兼而有之,我不太肯定。因為這裡林沖剛放下筆,正飲間,可能還沒坐下。這個行動自然不算友好,但也算不上太過冒犯。   在麵對朱貴的問話時,林沖很冷靜、沒有貿動。   林沖問“你道我是誰”,我傾向理解為確認對方認字、有點見識、且確實消息靈通、不是巧合誤會,這是達成溝通的第一步,是雙方身份的確認環節;答“我自姓張”,一方麵展現自己的冷靜,同時也是在問“這裡的環境安不安全、你要不要裝個糊塗揭過”。朱貴繼續點破,那麼在林沖來看,朱貴的回答實際上是“我有把握這裡安全,可以說話,放開來說就可以”。   所以林沖接下來就真正開口說話了。林沖問“你真個要拿我”,是承認“我就是林沖”,並同時問對方態度、表示“開玩笑那就到這裡為止”。畢竟如果朱貴要是真與林沖作對,此時應該選擇穩住林沖,偷偷走掉報官,這樣才能降低風險、提高收益。所以林沖題詩後,應該是提防著視野內出現過的人長時間消失。對主動暴露自己走上前來的,林沖要麼可以排除其敵意,要麼以對自己武力的自信,也有較大把握控製住局麵。這裡朱貴笑笑,是不敢往下開玩笑了,畢竟豹子頭林沖問出來的“你真個要拿我”分量十足,配著這句話林沖可能眼睛睜開目光聚焦,也可能眼睛微微瞇起來,像看待獵物一樣,甚至是撇著眼看著朱貴,那都應該足夠嚇人——是哪個表情並不重要,所以施耐庵甚至連這個表情都惜取文字不作交待。此時朱貴還不知道林沖脾氣,如果繼續開玩笑下去,萬一林沖誤會動起手來就不好收拾。所以朱貴讓步,緩和場麵地笑笑,不敢和林沖繼續爭奪話語上的主動權,安排偏僻環境說話。   這輪交鋒,氣勢上是林沖勝了一步,畢竟名氣、實力在那裡。這幾句言語往來,都是林沖控製了對話話題和形勢,朱貴被動跟隨。看似林沖步步後退,實則朱貴三句話招架不住,被林沖以力破局(但不能完全肯定林沖題詩是以巧開篇)。   兩人到了水亭上,點起燈。   這個場景:一方麵風景相對略好——當然此時天色漸漸晚了,應該是冷了點、黑了點——是標準較高的待客場所;一方麵視野開闊,明麵上算是對林沖表示沒有暗害你的埋伏、視野內你可以看到沒有人偷聽得到說話;而另一方麵,這實際上又是把林沖置於朱貴的控製之下。要知道這水泊裡是可能潛伏著水軍接應朱貴的,而且這一點對於北方不常見水域的人來說,往往容易形成認識盲區。   朱貴與林沖交談。這時朱貴還在正常自我保護,沒有表明身份。而林沖選擇以誠懇的態度爭取信任,同時盡量避免暴露非必要信息。   林沖這個態度是必要的,因為此時林沖總體是力量、資源都薄弱的那一方,需要表明誠意,進而方便爭取接納或者外部力量支援。   林沖坦誠要入夥後,朱貴說“必有個人薦兄長來入夥”。首先這是給出信息,你要入夥,我依然尊敬稱你為兄長,至少我們不是敵對關係;同時“必有個人薦”一方麵可以曲解作隻是猜測“想必有個人薦”,另一方麵在實際上說明“我是了解流程的、你要給出引薦人信息”。這同時說明在這個階段,梁山泊並沒什麼名聲,和山上沒關係的外來人一般不該知道來這裡找入夥。林沖說滄州恒海郡故友,不點出具體名字。這裡一是朱貴畢竟沒有表明和證明身份,對無關的人不暴露柴進名字,那就有修改解釋、保護柴進的空間;二是試探,引對方的話,看對方是否能猜出、進而獲取對方信息。   朱貴僅就“滄州恒海郡故友”這一個信息點直接猜到正主身上,這說明梁山在滄州交往的人極少,甚至可能就這一個。於是林沖馬上反客為主,問“足下何以知之”(嚴格翻譯應該更接近於“您根據什麼判斷出這個答案”,而不是“您怎麼知道的”)。   這個反問順理成章,一方麵這是一個態度依然模糊的表述,可以算承認,也可以不算承認,但首先是在獲取朱貴信息。朱貴此時隻能坦白自己身份作答,因為這個猜測確實敏感。而在作答中朱貴基本已經表明自己的山寨身份“柴大官人與山寨大王頭領交厚,常有書信往來”。既然給出了這個信息點,那麼朱貴哪怕不是山寨頭領之一,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至少也得是頭領身邊的人。於是林沖算是明確了對方身份、可以確認自己找到了目標,可以按對正主的方式開展後續溝通了。   朱貴接下來回答林沖的這段話,既交待了背景信息,也體現了朱貴為人的一些特點。朱貴自我交待身份是耳目,說明此時朱貴雖然地位高於一般嘍囉頭目,但還沒有落實頭領身份——後文林沖對王倫等說話,也是“三位頭領”,並不是四個。隨後借朱貴口來交待梁山酒店業務。在林沖來此投奔梁山的事情上,朱貴看法是“既有柴大官人書緘相薦,亦是兄長名震寰海,王頭領必當重用”。從這兩句話的次序來看,朱貴算是老實人。即朱貴認為在這件事情上,柴進的麵子比較重要,林沖的名氣居其次;而如果是一個偏重說話效果的人,則有可能會強調林沖名氣大——但在這次事情上,客觀來看應該是對梁山有恩的柴進的舉薦發揮更大的作用。   朱貴安排分例酒,旁白專門點到有魚肉,對應之前酒店待客無魚肉,顯然之前是故意不給。林沖發言繼續謙遜自抑“何故重賜”。朱貴發言依舊貼合和加強他老實人的人設,沒有借此吹捧林沖,比如沒有用出類似“教頭名滿天下,此來王頭領必當重用,區區分例酒食,理所應當”之類的話語。   吃了半夜酒,林沖表達了急切心理,朱貴正常回應,正常按流程安排。因為前一天林沖表現明顯急切,這一天朱貴也就滿足林沖要求,淩晨三到五點喊起林沖、安排服務。隨後描述了梁山的上山流程、對梁山泊的形象以林沖的視角進行了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