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楊文乾事件4(1 / 1)

薈萃一唐 風過天橋 4039 字 2024-03-25

宇文穎也是冷冷的看著楊文乾,對於這個粗人沒什麼好感,對於楊文乾怎麼得到這個官他知道的清清楚楚。武人可以升官,但需要在戰場上拚殺,楊文乾卻是靠得到太子的信任升上這個職位,他就有些鄙視。   “為什麼,我怕一開始說是陛下召見你嚇死你,你做了什麼事不知道嗎?”宇文乾麵無表情的說道:“太子,現在可是被陛下關起來了。”   楊文乾聽了這話全身顫抖,因為私運兵甲之事,他每日都活在惶惶不安之中,宇文穎當麵點出這件事,瞬間讓他的精神崩潰了,腦子不停轉動,瞬間生出七八個念頭。   “太子完了,我也完了!”他心裡說道。要不反了,要不逃跑,要不去陛下那裡認錯,要不……   宇文穎見楊文乾的臉色一會兇惡,一會懼怕,顯然此時在想對策。他知道時候到了,便小聲道:“太子給你運送的兵甲,現在應該派上用場了!”   楊文乾“啊”了一聲,不知道宇文穎這句話的意思。   宇文穎道:“其實,我明著是陛下派來的,但我來時,太子讓我給你捎句話,希望你不要辜負他的栽培。”   楊文乾又“啊”了一聲,眼神驚疑不定的看著宇文穎,臉上露出懷疑的神色。   “你看這是什麼?”宇文穎從懷中掏出一塊令牌,丟給了楊文乾。   楊文乾接過一看,原來是枚太子令,他在太子府中多年,太子令還是認識的,他遲疑不定的說道:“你真是太子派來的,我……我以前怎麼不知你和太子相熟?”   “太子讓我在齊王府聽令。”宇文穎輕描淡寫的說道。齊王作為太子的附庸,弄枚太子令不是什麼大問題。   楊文乾聽他這麼說,出了一口氣,既然對方是太子的人,那事情就好辦了。他急切的問道:“太子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秋哥兒也跟著來了?”   宇文穎這次沒有瞞他,將秋白的事說了一遍,臨末道:“秋白說和你有師生之誼,陛下為了安你的心,所以才將派了過來,不過,你要自己拿主意了,太子這次犯的事不小,除了私運兵甲,暗中還招募人手組建長林軍,你給太子運送的人最多,但你可知道,你運送的人中有王世充的餘孽。”   楊文乾一屁股坐在地上,他知道自己完了,就算老老實實的回到長安,就憑這一條,他也是死罪。   他不是太子,無論太子犯多大的罪,因為是皇子,罪不致死,但他就不一定了,總有人被拎出來平息陛下的憤怒,而他,就是被拎出來的那個人。   知道自己無可幸免後,他反倒冷靜了下來,問道:“太子怎麼說?有什麼計劃嗎?”   宇文穎道:“太子雖然被關起來,但長安城被太子經營的滴水不漏,隻要你敢起事,整個長安便會動起來。到時太子若是起事成功,你可是擁立登基的第一功臣。”   宇文穎的話把他逼到了絕境,一麵是殺頭之禍,一麵是從龍之功,他又是一個武人,心思又不細膩,瞬間心中就做出了決斷。   他的手在桌子上狠狠的拍了一下,說道:“太子對我有知遇之恩,既然是太子吩咐的,我立馬照辦就是。”他沉思了一會,問道:“讓我起事容易,秋哥兒如何安排?”   宇文穎想了一會,伸出手掌,向下作了一個劈的手勢。在宇文穎的眼中,死一個秋白,除了殺人滅口外,更能激起對方的造反的決心。   楊文乾從認識秋白那一天起,就沒瞧得起他,雖然因秋白的關係升了官,二人的關係看起來有些親密,但在他眼中,秋白不過是一個聰明的孩子罷了,殺了也就殺了,雖然對方是陛下派來的,但自己決心造反,還顧的上什麼陛下。   他咬著牙喝道:“來人,”手下衛兵走了進來,他令道:“去把剛出府的那個孩子抓進來。”   宇文穎道:“怎麼,楊都統現在還有有仁慈之心。”他剛才在楊文乾麵前編了一通瞎話,萬萬不可讓二人見麵,否則兩人對質,將他的謊言戳破,楊文乾若是不反,那豈不剛才的話付之流水。   楊文乾將手下護衛叫住,說道:“且慢,見到他時,不用帶過來,格殺勿論。”   宇文穎聽他這麼吩咐,內心大定。勸道:“當前第一要事,就是傳檄天下,此事越早傳入長安,太子在長安就越能早作出準備。”   楊文乾知道隻要起事,就沒了回頭路,要說不緊張是假的,此時心情又是恍惚,又是害怕,又是激動,還稍微有些興奮。   他的大腦空白一片,自然宇文穎說什麼就是什麼。急忙點頭道:“宇文先生說的有理,傳檄下去,就說我楊文乾反了。”   “且慢,”宇文穎又攔住了他,說道:“都統,反叛也需有個名義。”   楊文乾撓撓頭,說道:“俺是這個大老粗,又是第一次造反,這個名義是什麼?”   宇文穎道:“就說陛下年老昏花,誣陷太子,你要替太子討個公道,如此,太子登基之日,才會記起你的功勞。”   楊文道點頭道:“不錯,既然造反,自然要賭的大一些,若太子當上皇帝,我便是擁立太子的第一功臣。”   當下將手下會識字的隨從叫來,將宇文穎的話說了一遍,隨從大吃一驚,但看楊文廣的神色緊張,臉始終繃著,仿佛下一刻就要暴走,不敢不從。   宇文穎也沒閑著,幫著把檄文抄錄了十幾張紙,楊文乾又令親兵,將這些檄文張貼附近州縣,看到兵士拿著檄文出了府門,宇文穎才鬆了一口氣。   這些檄文貼出去,就算楊文乾中途反悔,隻怕也遲了。他大功告成,便有了退意,腦子不停思索,怎麼能離開慶州。   就在此時,前來抓秋白的兵士匆忙進來稟報,“都統,那個小子不見,搜遍全城都沒有找到。”   此時檄文已發,殺不殺秋白都不重要,楊文乾就算後悔也來及了。所以無論是楊文乾,還是宇文穎,都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秋白出了楊文乾的官府,便和屠剛匯合,他對楊文乾了解很深,深知此人不但功利心強,而且有勇無謀,肯定不是狡詐的宇文穎對手。   他想著楊文乾造反後怎麼辦?會脅迫自己一起反,還是會殺了自己,不管是哪一個,自己都要倒黴,所以遠離慶州為妙。   慶州不過是一個小城,與屠剛和手下兵士匯合後,四人便出了小城,不過秋白也沒有遠離,若是宇文穎沒有說服楊文乾造反,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免不了自己親自出馬,在楊文乾造反還沒成為事實麵前,他是不能離開慶州的。   他四人躲在慶州城半裡遠的一所破房子裡,秋白緊緊盯著慶州城的入口,見沒過一會,從城門口跑出來十幾個兵士,向四周散去,便沖著屠剛三人使了個眼色。   屠剛三人便偷偷伏在小道上,攔住一名傳檄的兵士,將其押到破房內,並從懷中搜出檄文。   秋白看到檄文,心中大喜,將檄文交給一名秦王侍衛,讓他馬上帶去長安,交給秦王。   屠剛聽說楊文乾造反,臉上也是露出驚慌之色,沒想到楊文乾這麼大膽子,但又慶幸秋白有先見之明,提前出了慶州,若是被楊文乾抓住,自己很有可能被楊文乾砍掉腦袋祭旗。   同時也感覺有迷惑,為什麼楊文乾早不反,晚不反,偏偏秋白來到慶州當天就反了。但他知道這是大人物之間的事,他想不明白,也不願意將其弄明白。   隻要緊緊跟著秋白就行了,畢竟秋白絕對不會將自己置於危險之中,自己不離開秋白,也就不會有性命之憂。   “秋哥兒,我們怎麼辦?”屠剛傻呼呼的問道。   秋白此時便想一走了之,但若是自己走了,宇文穎怎麼辦,畢竟自己和宇文穎一起來的,若自己一個人回去,陛下問起來不好交待,更何況二人剛來慶州,楊文乾就造反了,陛下肯定生疑。   他此時猜測宇文穎逼反楊文乾之後,肯定想著脫身之策,自己和他一起回長安,若是一起回去,陛下將來就是追責,也可把所有事情推到宇文穎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