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錢啊錢(1 / 1)

前呼後擁之下,皇帝悠哉悠哉地回到了坤寧宮。   太監宮女行禮,周氏仔細剪著茉莉花,就當沒聽到。   朱由檢笑著上前,剛伸手,周氏起身走了。   朱由檢追上去,問道:“皇後,如何就生分了?”   周氏回身,道:“陛下好色貪歡,理所應當,然阮麗珍承歡,錄入名冊,卻不來拜見,如此恃寵而驕,陛下沒有什麼要說的嗎?”   朱由檢摸了摸鼻子,說道:“此事皇後做主,隻是阮大鋮尚有安排,莫要使其生怨。”   “陛下有數就可。”周氏點點頭,進了屋裡。   “別急,今日出宮耍一耍。”朱由檢拉住了媳婦。   “臣妾尚要準備冊封典禮,無暇他顧。”周氏冷冷地說道。   “喲,吃醋呢?行啦!”朱由檢摟住周氏小蠻腰,說道:“生什麼氣呢,以後朕的美人多著呢,習慣就好。”   “你……”周氏氣急,顧不得禮貌,恨恨地掐了皇帝一把。   嘶~真疼!朱由檢齜牙咧嘴地倒吸一口涼氣,問道:“走吧,朕替你換衣裳。”   “不要……要……停……”   咳,衣裳換的比較久,聽到聲音的宮女們不自覺地夾緊了腿。   該說不該說,萬歲爺確實是勇猛,阮昭儀尚且不能著地,又和皇後白日宣淫,實在是……恨不能取皇後而代之啊。   這下子,皇帝的腿是真的有些軟。   好在,出宮是坐車的,緩了一陣也就好了。   護衛便裝散布周圍,張承恩與另一個猛虎營勇士榮介林扮做家丁,魏忠賢則是本色演出的老奴。   因為知道皇帝要出宮,街麵乾乾凈凈,又有五城兵馬司和錦衣衛巡邏,秩序井然。   這種情況下,肯定是看不到什麼東西的。   漫無目的地轉了一陣,魏忠賢問道:“爺,去哪?”   朱由檢說道:“找家錢莊看看,能兌換銀票的。”   “銀票?”魏忠賢茫然地問道:“萬歲爺,什麼是銀票?”   朱由檢更茫然,反問道:“上次玩牌九,用的不就是銀票?”   “那時奴婢們印出來的,出了宮,誰都不認識啊。”魏忠賢愕然。   “市麵上沒有哪種……”朱由檢組織了一下語言,繼續說道:“類似寶鈔,可以兌換銀兩,民間私發的。”   “嗨,爺,寶鈔都名存實亡了,誰還認那玩意啊!再說了,私印寶鈔者族,誰敢如此?”魏忠賢說道。   操哦,被誤導了!朱由檢很無語。   當時隻顧著贏,現在想想,那銀票很粗糙,看著就很容易仿造的樣子。   也就是說,大明沒有銀票,也沒有票號。   這可……真的太好了。   沒有競爭對手啊,貌似很有搞頭……個錘子。   寶鈔為什麼涼涼?   不兌現,不分界,舊鈔貶值,不回收,以及最重要的濫發。   銀票必須要能兌換,這就需要準備金,並嚴格計算發行量,但是朝廷財政困窘,能克製住濫發的欲望嗎?   大概率是不能的。   印刷刷刷……躺著就有大把錢用,誰能忍得住?   而這就是寶鈔廢止的根本原因。   而舊鈔貶值,是因為收稅的隻收新鈔,舊鈔打折,後來甚至連稅收都不要寶鈔了。   這是吏治問題,而就目前的吏治,不提也罷。   再說了,銀幣還沒推出去,銀票還得耐心等等。   暗暗記下這事,朱由檢帶著周氏逛了半天。   沒有當街叫冤,沒有調戲民女,大概那些二代們都被勒令閉門不出了,總之是很乏味的半天。   周氏倒是興致勃勃,對皇帝的態度都好了很多。   皇後開心,皇帝心情就不錯。   不得不說,老朱家這種那種的毛病很多,在對待媳婦這件事上,都繼承了老朱的傳統——很不錯。   這種心情持續到回宮。   大學士施鳳來、欽天監監正葉震春、監丞楊邦慶,工部尚書山陵使薛鳳翔、戶部尚書郭允厚聯袂求見。   召。   行禮後,施鳳來捧著奏折道:“啟奏陛下,先帝寢陵選定,請陛下裁決。”   澹峪嶺。   朱由檢嚴重懷疑負責選址的施鳳來在摸魚。   太快了,從天啟皇帝駕崩到確定選址兵出具報告,隻用了半個月,而且報告詳實,有理有據。   大明朝要是有這效率,建虜早就被埋土裡去了。   十有八九是以前的報告,因為嘉靖皇帝世宗朱厚熜,泰昌皇帝光宗、也就是朱由檢老爹朱常洛都曾經看中過這個地方。   有時候,明知屬下摸魚也要當做不知道。   朱由檢點點頭,問道:“規製、費用可有計較?”   薛鳳翔說道:“啟奏陛下,規製已擬,請聖裁。”   又是一個摸魚怪。   大差不差就行了,不要緊。   朱由檢看向郭允厚,問道:“費用幾何?”   郭允厚嗓子有些乾,咽了口水,澀聲回道:“啟奏陛下,戶部核算,需二百萬……”   “多少?”朱由檢跳了起來。   “二百萬……”郭允厚想把腦袋埋進褲襠裡,聲若蚊吶,說道:“戶部隻有餘銀三十萬……”   “二百萬……三十萬……”朱由檢不知道說什麼好。   國朝稅銀三百多萬,建個皇陵乾進去一大半,這合適嘛?   當然,稅收的大頭是糧食,一年有兩千來萬石,即便如此,用一年稅收的一成給天啟修墓也是不合適的。   軍隊都窮的快吃土了。   朱由檢定了定神,問道:“能否精簡?”   郭允厚搖頭,說道:“臣已經再三核算,除非削減帝陵規製,否則無法削減。”   “費用何出?”朱由檢問道。   施鳳來拜道:“臣請陛下開內帑。”   朱由檢想了想,道:“可,內庫出一百萬,尚有七十萬,如何解決?”   眾皆沉默。   今年戶部擠出了三十萬,明年基本也就這個數,若是發生變故比如大規模災害,說不得三十萬都沒有。   “萬歲,老奴倒有些想法。”魏忠賢忽然插話。   “廠臣請說。”朱由檢熱切地說道,充分表達了對小賢子的依賴。   “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朝臣當盡孝,可令捐助。”魏忠賢說道。   為了表達自己的孝順,魏忠賢補充道:“老奴願捐八千兩,以為內外表率。”   朱由檢眼睛一亮,說道:“若論公忠體國,誰及廠臣萬一?施卿,內閣意下如何?”   麵對皇帝熱情的目光,施鳳來頭皮發麻。   答應吧,善財難舍,朝廷兗兗諸公不天天畫圈圈詛咒他才怪,不答應吧,失了聖眷,距離滾蛋就不遠了,何況這個建議是九千歲提出來的。。   沒有猶豫太久,施鳳來拜道:“內外當以廠臣為表率。”   “善,大朝議時諸卿議定,同時認捐,以數額觀孝義。”朱由檢拍板。   薛鳳翔倒也還好,級別和職位放這呢,萬八千可以不當回事,葉震春和楊邦慶就傻眼了。   葉震春正五品,月俸十六石,大約十五兩銀子。   熱門職位有補貼和下麵的孝敬,不指望這點工資,欽天監可是冷衙門,不巴結別人就不錯了,別想有人來巴結孝敬他們。   況且朝廷財政日漸困窘,他們這樣的冷衙門,工資時常拖欠,也就勉強維持溫飽。   捐出一個月工資,全家挨餓。   但是,不敢反對啊。   魏忠賢的帽子扣的太大了,反對就是無君無父,不忠不孝,做官?不治罪都是格外開恩。   諸人告退,朱由檢呆坐一陣,擺駕慈慶宮。   見了張嫣,朱由檢說了寢陵選址和費用。   張嫣看出朱由檢為難,主動說道:“陛下可是覺得耗費太多?”   “二百萬,可供薊遼一年有餘,且國朝稅收日漸減少,實難負擔。”朱由檢實話實說。   “陛下意下如何?”張嫣問道。   “朕意,於南海子建陵,皇城作為皇家軍事學院駐地,如此既可以節約營造費用,亦可一地兩用,隻是如此,不免愧對皇兄。”朱由檢頗為汗顏。   一方麵是老哥對他確實不錯,他卻要發揮老哥的剩餘價值,另一方麵,朝臣捐完款,卻發現營造費用驟降至五十萬……   沒辦法,皇帝窮啊。   自古掌權不二法門,右手刀把子,左手錢袋子,兩子捏穩,天下橫行,奈何,皇帝都沒有,隻得想些歪點子。   張嫣皺眉想了一陣,說道:“陛下既然有所打算,不必顧慮,左右一穴之地罷了。”   朱由檢作揖,道:“多謝皇嫂體諒,百年之後,朕自向皇兄解釋。”   離開慈慶宮,魏忠賢又來,說道:“孫承宗彈劾劉詔、孫織錦組織兵變,為董大力彈壓,請逮論。”   朱由檢一陣煩躁,問道:“你怎麼看?”   “老奴以為,令劉詔、孫織錦禦前奏對,其間或有誤會。”魏忠賢說道。   “私怨啊……哎……”朱由檢裝模作樣嘆了口氣,說道:“調回來吧,協理京營,催一催王之臣,磨唧唧搞什麼呢?   對了,劉詔、孫織錦回來,何人接替?”   魏忠賢說道:“孫承宗奏請孫祖壽任總督,鹿善繼、王則古分為巡撫、兵備道,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起馬世龍權總兵。”   感覺孫承宗想刀人,魏忠賢是很想把奏折隱瞞不報的。   但是用腳趾頭都能想到,董大力那夯貨肯定把事情如實匯報。   會不會被刀尚且未知,欺瞞皇帝可是很容易失去聖眷的,與其如此,不如主動交代。   “孫承宗倒是好膽。”朱由檢冷笑一聲,道:“他不是要權嘛,給他,賜天子劍,人事自專之權。   再告訴他,一年銀三十萬,糧三十萬,布十萬,若是建虜越過長城半步,便用天子劍自刎。”   按照薊遼十萬軍算,一年需要軍餉一百八十萬,糧米六十萬石,豆料二十四萬石,另有布、草、醬、鹽、鐵、兵甲等,皇帝給的隻是零頭。   沒辦法,不是不想給更多,實在是沒錢。   西南、其他邊鎮、各衛所,都是吞金獸,更何況要重建京營。   三萬人,不算吃喝拉撒,光軍餉就要五十五萬,裝備更是大頭,特別是槍炮。   粗略一算,追贓得來的二百萬,可能不夠。   不由自主地,皇帝看向了小賢子,說道:“賢啊,盡快把京營練起來,到時候就沒孫承宗什麼事了。”   嗯,更加沒小賢子什麼事。   也不能說沒小賢子什麼事,這幾年他搜刮的錢財,怎麼也得有個千八百萬的吧?甚至能夠鑄造槍炮的。   到時候,京營將士不得感謝廠臣九千歲的無私奉獻嗎?   ………………   九千歲:被無私奉獻,我的內心是拒絕的,奈何沒有推薦票,難改皇帝心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