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別小鎮,少年出鄉野(1 / 1)

太昭遊仙錄 玉谿山人 3567 字 2024-03-16

劍州府城又稱鳳城,因其城形狀,如鸞如鳳,氣勢盤肇而得名。鳳城地處東南濱海,西北聯山,重關內阻,群溪交流,三峰鼎峙於域中,二絕高標於城外,襟江帶湖,沃野千裡,南連江廣,北跨溫臺,東通吳越,萬裡重山環繞,地沃山強,誠天下之勝也。   林瀾幼年時,家境殷實,父母每逢集會或節日,都會駕車帶林瀾從瀾澄鎮趕往六十裡外的府城。一路上且走且停,訪山問水,傍柳穿花,言笑宴宴,父親剛強嚴肅不愛言語,母親和善溫婉,都對林瀾百般疼愛,所以出遊府城是林瀾幼年回憶難得的喜悅。   可惜林瀾九歲之時,雙親在一次外出經商後渺無音訊。鄰裡鄉親有的說是被匪徒劫道滅口,有的說是經商不善敗盡家財無顏回鄉。百口千言,莫衷一是,林瀾當時尚年幼,也分不清誰是誰非,隻知道父母雙親無法再帶自己去府城遊玩了。此後經年,林瀾雙親留下的家財,被族中親戚各施手段搶的七零八碎。到今日,林瀾年滿十六歲,家財隻剩鎮中一處老宅了。   自雙親離世後七年間,從家中寵兒到無依無靠,家無餘財,林瀾看盡冷眼,嘗遍酸苦。養成他如今性子淡薄,卻又謹慎細致。   不見王喬馭鶴還,祇應憔悴老空山。   昨夜林瀾險死還生,意識混沌未明之際得神籙入體,丹霞授法,可以說是常人難遇的機緣了。   小小山鎮,對林瀾來說已經算是無牽無掛,他也不願再受人冷遇,寄人籬下。既然已知這世間無垠,修行奧妙,林瀾所思所欲已經無法再局限於小鎮之中了。   翌日清晨,瀾澄鎮裡已經亂成一團。日出後陽氣照體喚醒了昨夜被迷魂的鎮民,先不說遊神開始後的記憶半點也記不得了,眾人在正月寒冬裡昏睡在野外,就已經夠讓鎮民恐慌的。不少鎮民還跑去神廟燒香祈求,卻發現連廟中神像都不見了,這下更如沸油潑水,沸反盈天。不過這一切都和林瀾無關了,他早已經收拾好行李,去往府城了。   林瀾雖然才滿十六,身量卻頗高,內穿一件青色圓領褶衣,外罩麻絮縕袍,背著一架竹製書簍,上麵收拾著不多的行李。他麵色偏白,神色沉靜,乍看下帶有幾分文氣,隻是眉間那道紅色懸針紋平添了三分煞氣。   瀾澄鎮距離府城六十餘裡,山路蜿蜒,非是坦途。常人步行大概需要十個時辰左右,林瀾也不急著趕路,路上剛好熟悉明籙法中的各種法術,待到夜晚,在半道找個地方囫圇一覺。他早晨出發時帶了幾張胡餅,灌了一葫蘆井水,倒也不怕路上饑渴。   林瀾一路且行且停,路邊折了一根青竹做杖,右手上掐訣不斷,時不時停下來深思片刻。路上行人頗多,看見林瀾舉止奇怪,紛紛繞過他,不願靠近。林瀾見狀也不理會,自顧自的沉浸在練法中。   ‘【明籙法】中所記載的各種法術指訣口訣都不相同,我還需細細熟練。’林瀾心中思量:‘不然事急臨頭,指掐不準,咒喊不出,那就麻煩了也。’   走至日頭偏西,抬頭望見一條湯湯大河,正是南北貫穿劍州的建江分支。建江北源建溪出仙霞嶺,東南流到鳳城附近分南北烏龍江、白龍江二支,至馬江口復合,折向東北流入東海。烏龍江中有幾片狹長的沙洲,是千年來建江泥沙沖淤而成,原本荒無人煙,隨著瀾澄鎮繁盛,這裡變成了入城必經之處,所以就有船家開始在這裡擺渡,漸漸的擺渡人就在沙洲上搭房建家。   此時時辰已經將近酉時,夕陽西垂,江上候客的船家已經紛紛搖擼回去沙洲,路上行人也都漸漸散去,一時間渡口邊隻剩下林瀾一人。林瀾看著天色,算了算路途,過了江還得再行二十餘裡才到府城,索性今夜就在這渡口附近找個地方歇息,明日清晨過江,午後便可進城。打定好主意後,林瀾走向渡口處搭著的幾頂茅草棚蓋,這應該是來往行人搭起來方便等候渡船的,正好今夜替他擋擋寒風。   此時還有幾分夕陽餘暉,林瀾將書婁卸下,放置茅草棚下,然後去岸邊柳樹林中撿了些枯枝,堆在一起。林瀾盯著材堆,左手拈個劍訣,右手攤開,輕喝一聲:“聚!”隻見一顆鵝卵大小紅艷艷的火球出現在右手掌心上方。左手劍訣往枯枝上一點,火球輕飄飄沒入柴堆,點燃了枯枝。林瀾張張了手指,心中有些雀躍:‘原來施展【控火吐焰】是這般感覺,指訣勾動天地靈氣,口訣映照心意變動幻化形狀大小。’   林瀾再輕喝一聲:“鴉!”隻見這回出現在右手掌心的是一隻毛羽儼然的火鴉。林瀾左手往江水中一指,火鴉雙翼振翅,雙爪往虛空中一蹬,急速飛向烏龍江中。“轟”火鴉入水炸出一窟大洞,激的江水蕩起一圈圈的波紋。‘隻是凡火凝聚成型,就威力不小。難怪昨夜丹霞大聖用靈火幻化的赤旗能壓製蛇妖。’林瀾微微點了點頭,這回也是四下無人,他才敢大膽施法。   點燃柴堆,又收拾了下旁邊地麵,林瀾雙腿伸直,坐在火邊,上半身靠在棚蓋柱子上,輕輕伸了個懶腰。從書婁中拿出一張胡餅,在火上烤了烤,撕成條和著井水慢慢吃著。今天走了近四十裡路,著實有幾分腳酸,林瀾心中暗嘆:‘可惜【明籙法】中沒有飛騰趕路的法術,這一路走來太累人了。’   燃燒的枯枝劈裡啪啦響著,火光搖晃,斑駁的光影在林瀾臉上躍動。天色漸漸暗淡,身體的疲憊慢慢湧上來,林瀾眼皮垂下,進入將睡未睡的迷蒙。   突然,林瀾心中一動,驚覺不對勁,原本閉著雙眼也能隱約感受到篝火的火光,現在卻隻感受到黑色一片。林瀾睜開雙眼,左手往地上一撐,身子向後躍去。隻見三個黑影圍在篝火旁,搖晃的身子遮住了火光,其中一個黑影聽到響動,緩緩回頭,臉上無口無鼻,隻有一雙圓溜溜的無瞳雙眼。林瀾心中大駭:‘什麼鬼魅!’左手護在胸前,右手急忙掐訣。那黑影依舊回頭看著林瀾,身子卻和其餘兩隻黑影一般,圍著篝火雙手晃動,仿佛在嬉戲一樣。   林瀾不敢輕忽,右手指訣往回首黑影一點:“攝!”,一道清光發出,照在黑影上,所照之處,輕易的把黑影溶解了。其餘兩個黑影見狀受到驚嚇,搖擺著雙手沖進岸邊的柳樹林。一路跑去,又驚起了數聲尖叫聲,原來岸邊柳樹林中還有三五個黑影在互相追逐嬉戲,隻是夜色太暗,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被陰影遮住,讓人無法輕易看出。這些黑影好像逃命一樣,往江水中跳去。   林瀾右手再一指:“招!”一個跑在最後的黑影被攝住,化作一點黑光飛回浮動在指上。林瀾將這點黑光往眉間一送,一段稀碎模糊的記憶湧入靈臺。原來是一個失足跌落江中的農夫,一點魂魅隨著江潮湧動,積年之後化成了這河精。   這河精多數是年深無主飄殍之魂化成,白日裡隱於江水中,黃昏時分上岸,或追逐嬉戲,或聚於火傍。常有三五人,多時七八人,有的無頭足,有的無口鼻,有的無眼耳,有的無臂肘,雖然不會主動加害與人,但凡人見之大多會因為驚懼,或者沾染魅氣生病。   林瀾知曉河精底細後,右手一指再施【攝鬼招魂】術,一道清光似緩實快,從後趕上將剩餘河精盡數籠罩化去,也免得這河精再驚擾渡口行旅。   ‘不知道我這算不算斬魅驅鬼,雖然隻是幾隻小小的河精。今夜應該不會再生其他事了,且去睡了。’林瀾得到丹霞大聖授籙後,所思所想已經和之前一個鄉野小子大不相同了。他開始按著自己所認為的修行人去作為,有時想象著若是丹霞大聖會怎麼做,更多時候是仿照看過的誌怪傳奇小說裡的神仙人物。   他又添了些薪柴在火堆上,從書婁中取出一件皮裘蓋在身上,靠著柴堆,漸漸入睡。   正月晚冬,寒意泠泠。茅草棚後烏龍江水流淌不停,浪潮拍擊著岸礁,不時響起了呼啦的潮聲。   正是:丹山碧露化清流,劍合雙溪古渡頭。水自蜿蜒波萬穀,潮聽澎湃浪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