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奇怪書信 新朝當立(1 / 1)

皇帝聽聞後退了一步,臉上漲的通紅,八字眉豎成倒八字,手指指著麵前的青年,渾身發抖,說不出話。   右相卻踏出一步,怒視著眼前青年:“大膽!你這不忠不孝的豎子,膽敢造反!你就不怕留下千古罵名嗎?!”他矮瘦的身子挺立在皇帝身前,氣勢卻反似壓住了眾人。   為首青年直起身,看了右相一眼沒有說話,反而直視皇帝,平靜重復道:“兒臣躬請父皇退位。”   右相再踏前一步,大喝道:“你身為人子,持械逼迫父親,已是不孝!既是大孟三皇子,意圖謀反,這是不忠!你這等人,何以當這天下之主!還不快快跪下束手就擒。”   文士打扮的青年卻搶先開口道:“龐大人既是大孟第一君子,可否為小生解惑,朝廷是什麼?”   右相不知為何此人會有此一問,卻也不假思索答道:“朝廷統領天下萬民,謀求萬世基業,令天下萬民有地耕,有房住……”   “好!”青年文士打斷他,“龐大人的意思我可否理解為,之所以有朝廷,是百姓需要統領。那龐大人告訴我,如果朝廷讓百姓沒了脊梁,百姓還會認這個朝廷嗎?”   右相突然想到今晚談論的事情,倏地一驚,強辯道:“百姓更加不需要不忠不孝之人來統領!”   青年文士看著右相,笑道:“聽聞今夜左右二相為朝廷出謀劃策,不知周大人何在?”   右相轉頭一看,左相卻早已不見蹤影。氣的他叫出聲來:“周照乾!你這個貪生怕死的小人!”   青年文士咄咄逼人冷笑道:“龐大人和這等貪生怕死之人為伍,怕也當不得大孟第一君子名號吧。”   右相氣的直喘粗氣,腳下踉蹌兩步,扶著身旁椅背才不至於跌倒。   皇帝卻似沒有聽到二人對話,也沒去看左相位置,他這時終於平靜了下來,盯著三皇子的眼睛:“你可知北齊十五萬大軍現在還剩多少?你可知薩國有多少軍隊?你可知火尋嚴勒有多可怕?”   三皇子直視皇帝:“兒臣隻知,若沒了脊梁,人活著也是行屍走肉。”   皇帝深吸一口氣,閉上眼睛,雙拳緊握。復又睜開道:“嚴知呢?”   三皇子道:“兒臣截得二哥書信,得知二哥私通薩國,今夜拜訪二哥府上不遇,後在薩使館驛尋得二哥,二哥不願束手就擒,欲與薩使叛逃,兒臣已將二人射殺。”   “逆子!”皇帝一腳將身旁椅子踢得散架,喘著粗氣道:“若朕不從,你是不是還要射殺朕?!”   “兒臣不敢。太傅曾言,忠於一人,是為小忠,忠於百姓,方為大忠。兒臣不願百姓受蠻族奴役,遂出此下策。但沒有父皇,也沒有兒臣,若父皇不答應兒臣請求,兒臣唯有請父皇移居清漓宮。”   皇帝聽到“太傅”二字,勃然大怒,一腳踢掉地上椅子殘骸,“黃楠這個狗賊,朕將兒子交給他,他竟教出此等逆子出來,他在哪!”   青年文士拱手道:“父親已與昨日晨間留下書信,去往迷蹤沼澤了。”他掏出一個信封,雙手捧著走到皇帝身前,彎腰道:“信件是留給聖上的,請聖上過目。”   這太傅黃楠,可以說是皇帝最信任的人,當初舉兵反魏就是黃楠勸說謀劃的,也是黃楠告訴他不要過早稱帝,韜光養晦,先不參與魏國政權爭奪,這才躲過前魏征北大將軍周俊的征討。後來立國兩年平定南羌後,為使南羌平穩,朝中多個要職均由南羌大族出任,當今左相周照乾就出自南羌第一大族周氏。   七年前黃楠欲告老,皇帝念其大功,封了太傅給他。這太傅實際上是個虛職,不參與朝政。皇帝特留他教導大皇子,三皇子年幼,自小和黃楠之子玩耍,也跟在黃楠身邊受教。   誰知五年前大皇子獨自探索迷蹤沼澤,至今仍未尋得蹤跡。這迷蹤沼澤連南羌人也不敢進去,據傳至今沒有一人進去後能走出來。大皇子死後,皇帝也漸漸疏遠了黃楠,將大皇子之死怪在黃楠身上,所以此次薩國來使之事他並沒有叫上他以前最信任的黃楠來商量。   皇帝看了一眼青年文士,劈手奪過信封道:“我倒要看看這老賊要說什麼,害死我一個兒子,又教出這麼個逆子來!”   他展開書信,看了起來。眾人從書信背麵看到書信墨跡不多,想來也沒有寫多少字。皇帝看著書信,臉上先是氣的通紅,接著又鐵青,他抬眼看了一眼三皇子,又看回書信,臉色發白。他收起書信,閉上眼睛,胸腔陣陣起伏,似在壓下什麼情緒。   眾人見短短時間內皇帝表情變化如此豐富,均好奇這封看起來文字不多的書信到底寫了什麼。   皇帝深呼一口氣,他失魂落魄走回主位,坐下無力道:“我有幾個要求。”   右相見皇帝竟然不再稱“朕”,驚愕道:“聖上……”   皇帝揮手阻斷右相話語,繼續對三皇子道:“善待你母後。”他深吸一口氣,“我要見黃楠,明日我會去迷蹤沼澤,不得安排任何人跟著我。”   他看了一眼右相,又道:“龐公是君子,莫苛責與他。”接著他盯著三皇子身邊的文士,眼中時而憤怒,時而猶豫。良久才道:“此後黃家之人,永遠不得進我孟國朝廷。”他眼裡露出狠色,依稀露出當年舉義時的氣魄,“答應我,你會少很多麻煩。”   “不行……”三皇子急欲開口。   青年文士卻搶先拱手道:“謹遵聖上之命,明日黃勤就回鳴嶺。”   “小勤……”三皇子急忙拉住青年文士之手。   黃勤轉頭對三皇子道:“殿下,父親還有事安排臣。”   三皇子欲言又止,終於放開黃勤之手。深吸一口氣,對身旁披甲的青年道:“長烽護送父皇回宮吧。”   披甲青年正是當朝大將軍高籍二子高長烽。   高長烽抱拳道:“遵命!”帶出兩名軍士,走到皇帝身前躬身道:“臣護送聖上回宮。”   皇帝怔怔看著三皇子,嘆了口氣,又看著高長烽道:“你可知今夜之後,尚在北境的高籍會怎麼樣嗎?”   高長烽刷的朝北跪下,高聲道:“戰死沙場,馬革裹屍乃父親終生所願!”   皇帝聽到後,不再看他,當先走出船艙,抬頭看著天上的滿月,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眼眶漸漸濕潤。本該是團圓的中秋之夜,霎時間竟變成如此形勢,他不但失去了最頂端的位置,更關鍵的是,他又失去了一個兒子。   三皇子轉身對黃勤道:“小勤隨我去看周照乾還在掙紮些什麼吧。”   黃勤點頭。眾軍士擁護二人走出船艙,獨留下右相龐倫一人在艙內,他扶著椅背站起身,還在喃喃道:“亂臣賊子膽敢謀反,不怕遺臭萬年嗎……”   開宇十二年八月十六日清晨,萬裡無雲,朝陽射出奪目亮光,宮殿琉璃頂將陽光反射,讓人看得有些發暈。   太和殿上,三皇子身著五爪金龍袍,頭戴冕旒,坐在皇位上。殿下站著十幾名官員,比往常少了很多。右相龐倫臉色木然站在右首,他昨晚深夜已和陳祁談過,這才依然站在朝堂之上。聽聞周照乾昨日從畫舫逃出後,竟丟下全族隻身消失,三皇子等人也沒有抓到他。而吏部尚書王士康,戶部尚書錢潛,禮部尚書柳辰禮均已下獄,朝堂大臣被清洗過半。他抬眼掃了一眼三皇子和站在龍椅旁的高長烽,長嘆一口氣。   三皇子身側一名太監手持聖旨站出,中氣十足念道:“朕受皇天之命,膺大位於世,今已十二載。憂危積心,日勤不怠,以安萬民,然德澤未洽於天下,外敵環伺,筋力卻已衰微,恐無力再擔天下之責。皇三子陳嚴行,剛直不阿,至性天成,宜登大位。挽危急大勢,克強敵,安天下,文武臣僚,盡心輔佐,開萬世太平。”   至此,孟國開國十二年後,新帝登基,年號武夷,長達十年的孟薩之戰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