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廣陵郡王在一側,秦冰對盧明遠的問題自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他了解的情況倒是比大管家福平還更多些,補充了不少目前市井中尚未流傳開來的細節。 隻是遺憾的是,秦冰也沒有聽其他禁軍兄弟說過盧鬆毅現身天武城的消息。 不過,他額外提到了一點,便是新京派往天武城調查北境戰事的使者至今都未回來,很可能是在達到天武城後被圍困其中了。 事實上,秦冰的這個猜測完全屬實。 那日,王衍之一行人到了天武城後受到蔣易的熱情招待,他們還商定讓鄭子清帶著禁軍和服勞役的犯官族裔入天武城一同抗敵。 隱藏於天武城暗處的北漠細作在探得這些消息後立刻傳給了城外的二王子達勒。達勒當機立斷,於當晚便發兵攻城,絕不給天武城積攢實力的機會。 達勒不動則已,一動便大手筆地調兵遣將將天武城圍得水泄不通。 一直高度戒備的天武城守軍在發現北漠人的動向後立刻行動。蔣易下令緊閉四方城門,關閉內城與外城之間的通道。同時,不停地輸送將士到各處城墻上,竭力阻擋北漠人攀墻而上。 漆黑冰冷的冬夜裡,天武城的生死之戰已然打響。將軍府燈火通明,來自城中四麵八方的消息不斷送到這裡。蔣易在軍師的幫助下爭分奪秒地進行各項部署,府中不斷有將領領命而去。 天武城發生北漠攻城這等大事,無論是王衍之這些新京使者,還是鄭子清和他的手下禁軍都沒辦法高枕無憂。 他們很快趕到蔣易所在之處,看著忙得腳不沾地、不停發號施令的蔣易,雖然內心焦急萬分,卻也十分克製地在一旁等候。 但是從不停來回送信的斥候和蔣易對城中各處將士的安排來看,達勒這次的攻城聲勢浩大,所圖不小。 等蔣易終於可以歇口氣來,王衍之和鄭子清立刻圍了上去。 “蔣將軍,現在情勢怎麼樣?北漠投入了多少兵力,我們能抵擋得住嗎?”鄭子清接連問道。 蔣易先是從軍師那兒搶了壺水,就這壺嘴大口大口地喝完,而後抹了抹嘴回道:“北漠攻得急,這夜黑風高的,很難說他們到底投入了多少兵力。雖然四麵八方都有人進攻,但還是北門那裡火力最猛,北漠肯定把主力都放在北門了。 這與我設想的基本一致,我們在北門安排的防守的將士也是最多的。現在是第一輪攻擊,北漠的士兵們士氣正旺,咱們的兄弟會守得艱難些。不過,隻要挺住了這一陣兒,接下來便可稍稍輕鬆些。 鄭統領放心,將士們這些天一直憋著火兒呢,北漠人現在進攻也讓大家好好泄泄火氣。有本將軍和眾將士在,絕不會讓北漠人在短時間內攻破天武城。” 蔣易對北漠的進攻早有準備,他隻是沒想到這一天會來得這麼早罷了。不過,早有早的好,至少守城的將士們不至於每天精神高度緊繃,還要麵對城內不明事理的百姓的無端抱怨和指責。 “蔣將軍,不是我等不信你。隻是這天武城的安危關乎重大,你早先時候曾說目前城內的兵力遠遜於北漠。現在即便有子清相助,怕是也難以與達勒的大軍抗衡。如此情形下,我等實在憂心。” 王衍之聽完蔣易的保證後麵色凝重地說出了這樣一番話,也同時說出不少其他新京來使的心聲。就連那何禦史都跟著連連點頭。 “敢問各位大人,是否派人送信到新京說明北境形勢的危急,尋求朝中諸位大臣的意見,為天武城增援?” 蔣易沒有直接回答王衍之的問題,反問了這麼一句。 新京來使們麵麵相覷,主要是誰也沒想到這白天剛談到送信的事兒,晚上北漠人就打來了啊。 關鍵時候,還是王衍之站出來,“蔣將軍放心,本官已於下午寫了一封家書,信中言明了北漠軍情,請家中侍從快馬送回新京了。族中長輩一旦知曉此事,自然會在朝會中提及向天武城增援一事。 不過,以防萬一,還是需得由我等正式向朝廷上書。奏折我已寫好,諸位看過後若無異議便簽押。之後還請蔣將軍派人加急送往新京。” 蔣易大喜。他之前一直很討厭王衍之這樣的世家子弟一有事就送信給族中尋求助力的行事作風,但這次他得好好感謝王衍之這個習慣。雖然也就比眼下送信早了半天時間,可戰場上形勢瞬息萬變,增援能早來半日說不定就能改變整個戰局。 “我就說嘛,王大人最是靠譜。王大人放心,隻要大人們將奏報寫好,本將軍保證萬無一失地將其送到乾元殿諸位老大人的手上。” 有王衍之托底,這事兒接下來就好辦多了。眾人爽快地在王衍之的奏折上簽押,蔣易隨即遣親信來將奏折小心收好加急送了出去。 辦完此事,蔣易對眾人說道:“諸位大人想必很是關心如今的狀況,不知道大家是否願意隨本將軍一起上城墻上看看我大齊將士勇抗外敵的英姿?本將軍說得再多,不如諸位親眼所見、親耳所聞。” 他話音剛落,鄭子清便站了出來,“蔣將軍此言有理,在下願意隨將軍一同前去查看。” 王衍之也不甘落後,“身為兵部侍郎,怎能在戰事來臨之時龜縮於城內。本官也願同蔣將軍一同前往戰場。” 有王衍之表態在先,隨行的其他官員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都紛紛表示願與眾將士一起奮勇殺敵、守護天武城。 於是,蔣易便帶著眾人來到了戰況最激烈的天武城北門。 還未完全登上城樓,一陣從城外射來的箭矢便在眾人的頭頂落下。 從未見過如此場麵的文官們嚇得心驚肉跳,又不願在這些粗魯無知的武夫麵前丟了士大夫的麵子,便強撐著跟在後麵。 隻是微微顫抖的雙腿和煞白僵硬的臉色將他們內心的惶恐不安暴露無遺。 王衍之倒是無愧世家子的風範,雖然也是頭一次親臨戰場,卻仍能不慌不亂、鎮定自若。 蔣易若是在平常時候看到這些文官如此表現肯定會嘲諷一二,可此時他完全顧不上這些。 他隻關心北漠攻城投入了多少力量、采取了什麼戰術。 斥候匯報的信息多少會與他親眼所見的有所出入。一些無傷大雅的地方有所差異也就罷了,最怕的就是他們誤把北漠人刻意演示的表象當作真實上報給他。一旦誤導他作出錯誤的決定,那將對整場守城之戰造成極為嚴重的影響。 不幸的是,蔣易剛登上城墻不久就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 這北城雖然的確如斥候所言有大批北漠士兵在悍不畏死的攻城,但問題是這些北漠士兵中至少有一半並非鷹、獅二部的精銳,而是北漠一些小部族被強征來的青壯。 他們的戰力也就勉強與大齊的邊軍將士相當,絕對無法與能以一當十的鷹、獅二部的精銳相提並論。 如果現在攻打北門的是這些人,那麼達勒手下真正的精銳又到哪裡去了呢? 不好!蔣易敏銳地察覺到達勒的目標並非叩開天武城的北門,讓北門外的北漠大軍能夠從這裡長驅直入。 達勒真正想要拿下的怕是在所有人眼中都最安全的西門! 天武城依山而建,城東城西各有數座連綿大山作為它的天然屏障。 東西兩座城門的北側都有大山掩護,易守難攻。而且西門外的群山頗為險峻陡峭,料峭寒冬下山中積雪深厚,行人難至。 所以,蔣易並未在西門部署太多防守兵力。 但很明顯,他怕是低估了達勒的情報能力。 “吳克用!”蔣易喊道,“馬上帶領五個衛隊的兄弟去西門增援。” “將軍,五個衛隊就是五百人啊。把這些兄弟抽調走北門這邊壓力就太大了啊!”吳克用聽完蔣易的安排後有些不明白他的用意。 蔣易瞪了他一眼,“別廢話,讓你乾什麼就乾什麼。立刻點五個衛隊隨我一起去西門。” 接著他又沖著王衍之和鄭子清等人道:“本將軍另有要事,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諸位自便。但切記保護好自身,莫擾亂將士們禦敵。” 說完,蔣易就帶著吳克用和五百將士們疾奔西門而去。留下王衍之等人相對無言。 鄭子清畢竟是武將,雖然不如蔣易那麼老道,但也很快看出了北漠攻打天武城北門背後的端倪。他將這個發現告訴了王衍之,王衍之卻十分不解,“天武城的西門距離北漠大軍主力較遠,需要繞很大一個圈子才能抵達,卻又離天運、天昌二城較近。天武城戰火燃起後,這兩城與天武城唇齒相依,勢必會派兵增援。北漠在西門兵力最弱,又很容易遇到我方援軍。達勒為何會作出如此吃力不討好的安排?” 鄭子清回道:“達勒這樣安排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他有信心能在另外兩城的援軍趕來前拿下天武城西門。這樣他們便能靠北門拖住我方主力,從西門入城,裡應外合拿下天武城。 另一種則是他真正的目的實則是消滅另外兩城的援軍。眾所周知,天武三城互為犄角,天武城直麵北漠,天運、天昌二城分列天武城後方兩側。一旦天武城受到北漠攻擊,這兩城就會迅速派出守城軍前來支援。所以北漠攻打天武城麵臨的從來不是一城而是三城的阻擋。 然而,一旦北漠派精銳在天武城西門附近埋伏,待二城援軍到來後雷霆出擊,直接消滅他們,就相當於直接去除了天武城的兩隻臂膀,再攻打天武城就能從容很多。 這兩種可能無論哪一種實現,對天武城來說都是滅頂之災。所以蔣易才會如此著急忙慌的親自前往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