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解決內憂(1 / 1)

嘉和紀事 四時清 4761 字 2024-03-18

鄭子清的這一番分析有理有據,讓包括王衍之在內的所有人都認識到了此戰的兇險。   王衍之沉吟片刻,問道:“子清,蔣易既已發現達勒的目的,亡羊補牢,為時未晚。若西門之戰果真如此重要,不如你也帶著手下的禁軍將士前去增援?”   鄭子清卻搖頭道:“眼下還無需如此。蔣易既然親自帶兵前去,就說明他心中有數。我與他雖接觸時間不久,但也大概知道他粗中有細,並不妄自尊大。在他未找我尋求幫助之前,我不能貿然插手,否則反倒可能打亂他的部署。”   “也好。軍中之事你們更為了解,術業有專攻,我就不在這裡班門弄斧了。”   王衍之也清楚他與蔣易和鄭子清這些常年帶兵之人在行軍打仗上的差距,坦然接受了鄭子清的解釋。   接下來,眾人也不便再呆在城墻之上。畢竟刀劍無眼,他們這些人中除了身在禁軍的鄭子清和由家族精心教養的王衍之有著不錯的武力外,其他人不說手無縛雞之力也差不太遠,萬一有個閃失,就得不償失了。   不過,在城墻上這短短的時間內,眾人看到了兇悍無比的北漠勇士以一當五地拚殺攻城,也看到了堅忍不拔的大齊將士奮不顧身地浴血奮戰、力退敵軍。   到處都是將士們喊殺以及各種兵器鎧甲相互碰撞的聲音,這些聲音響徹天際、振聾發聵。   在這樣的環境中,隻要心中還尚存一絲良知,就不會不被感染。   保家衛國不再是書冊中單薄的四個文字,在這漫漫寒夜中它們被將士們的肢體和鮮血塑了型,被將士們的拚搏和堅守賦了魂。   初登城墻時會被一陣箭矢嚇得大驚失色的眾人,在走下城墻時,已然少了些惶恐、多了些感佩。   王衍之有感而發:“蔣將軍所言不虛。隻有親眼看到、親耳聽到,才能真正體會戰爭的殘酷和我大齊將士的英武。”   其餘人聽到他的感慨也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眾人剛下城墻,迎麵撞上了一個滿臉焦急的將士。他見了王衍之後顧不上行禮徑直道:“王大人,我家將軍在何處?城內出事了!”   王衍之快步上前問道:“城中出了何事?你家將軍去了西門,恐怕抽不開身處理。你先說與我等。”   那將士聽到蔣易不在又是失望又是心急,沒辦法隻能解釋道:“北漠人攻城太過突然,蔣將軍在之前雖對城中百姓三令五申,讓他們在北漠攻城後不準出門,但還是有不少人聽停勸告出來打探消息。   也不知道是誰打頭傳播謠言,說北漠人馬上就會攻破城門,一旦天武城失守城內所有人都會被屠戮殆盡。謠言越傳越邪乎,甚至有人說我家將軍勾結外敵,準備假意抵抗一番就獻城,拿滿城百姓的性命來換他自己的榮華富貴。   現在,城裡不少百姓都被這些謠言欺騙,聚集在一起往南門趕去,想要在北漠人進來屠城前沖出去向南逃命。城中大部分的兵力都在各處城墻上抵禦外敵,隻有很少的兄弟在維持城中秩序。百姓越聚越多,兄弟們已經難以抵擋了。”   “荒唐!”鄭子清怒道,“這些百姓也在邊城生活多年,難道不知道如果天武城真的被北漠人攻破,即便他們提前逃走也早晚成為敵人的刀下鬼?那些謠言一看就是北漠細作編造出來蠱惑動搖人心的,稍微有點理智就不至於被欺瞞至此,真是不知所謂。”   “子清的意思是這裡有北漠細作的手筆?”王衍之抓住重點問道。   鄭子清回道:“沒錯,其實之前蔣將軍曾派人傳信,說過近日城內北漠細作活動頻繁的消息。我此次來天武城也是想協助蔣將軍拔除北漠細作。隻是,達勒動作太快了,根本沒有給我們這個機會。”   那傳信的士兵也插嘴證實道:“鄭統領說的對,我家將軍前些天還為北漠細作之事頗為頭疼呢。剛才兄弟們在城中管控鬧事百姓的時候也發覺有人隱藏在背後攛掇。”   “對此事絕不能坐視不管。”王衍之深知一旦百姓被煽動起來能發揮多麼巨大的破壞力量,“子清,這次得你出馬了。城內兵力不足鎮住百姓們趨利避害的本能,還得依靠你手下的禁軍。另外,若無必要,不要傷及百姓。但倘若真的抓到在背後煽風點火之人,嚴懲不貸。”   “我明白。”鄭子清鄭重地回應,“衍之,你不妨隨我一同前去。如果一味地靠武力強行鎮壓,雖也能達到目的,但容易讓百姓們與我等敵對。你辯才無雙,待我鎮住那些百姓,你上前好生跟他們講一講道理。”   “也好,我隨你一起便是。”王衍之當即答應。   其餘官員也不好意思說先回將軍府,隻得無聲地跟在鄭子清和王衍之身後。   沒過多久,一行人就趕到了城中百姓鬧事的地方。   隻見本來寬闊的大街被摩肩擦踵的百姓塞得嚴嚴實實,他們或是拿著火把、背著行囊,或是扶著老人、牽著孩子,不停地向前湧去,把抵擋他們的那一小隊將士不停地往南邊推。   將士們不願對著他們誓死守護的百姓刀兵相向,隻得用一聲高過一聲的厲喝來製止這些百姓,卻基本無濟於事。   看到這一幕,鄭子清氣得臉色鐵青。他吩咐趕來與他會和的親衛帶著上百名禁軍將士全副武裝向前挺進。   沉重整齊的馬蹄聲很快讓幾乎陷入癲狂的百姓們清醒過來,喧鬧的聲音越來越小。   眼看著大家都要平靜下來,人群中不知道誰喊了一句,“看吧,為了讓我們送死,這些天殺的居然連精銳都出動了。”   緊接著便有人附和,“是啊,裝備這麼精良,不去守城殺敵,卻來這裡鎮壓咱們這些手無寸鐵的老百姓。我之前還不相信蔣將軍會投敵,現在看來十有八九是真的。”   “就是啊,我們不過是想出城逃難,求條活路。怎麼就這麼難啊!他們是不把咱們老百姓的命當命來看啊!”   充滿質疑和猜忌的聲音越來越多,原本冷靜下來的百姓們再次被別有用心之人煽動,頓時群情激憤起來。   “殺——”   一聲怒吼,讓聚在一起的百姓們一陣驚慌。   循聲望去,隻看到遠處一道身影從馬背上一躍而起,輕盈地落在街道一側的房頂後,如蜻蜓點水兩下三下就飛到了人群中,驚得百姓們紛紛往一旁躲避。   這身影正是鄭子清,他敏銳地察覺到躲在人群裡煽風點火之人的位置。隨即飛身入內準備將其捉拿。   那人見勢不妙轉身欲逃,鄭子清既然看到了又豈容他逃脫,直接提起加速,不過數個呼吸的時間就到了那人身側。   那人仍不放棄,趁鄭子清還未站穩之際掃腿攻擊,被鄭子清輕鬆閃過。隨後,鄭子清不過兩招就乾凈利落地將其拿下。   “你這該死的狗官,當著眾人的麵怎敢罔顧人命,喊打喊殺。我不過一個小老百姓,何罪之有?”那人被製住後還在困獸猶鬥,“老天啊,你睜開眼吧!看看這世道都成什麼樣了,官吃人啊!”   百姓們畏懼鄭子清的武力,不約而同地退後給鄭子清和他摁在地上那人讓出了一小片空間。   鄭子清也不發話,就靜靜地盯著那人看著他唱念做打。   那人還以為鄭子清被他問得啞口無言,準備再接再厲爭取把自己塑造得更加悲慘些。   隻是未等開口,鄭子清就抽出腰間劍挑開了他的衣物。   在他露出的左胸上一隻墨染的燕隼展翅欲飛。   “他是北漠八大部族之一隼部之人,他是北漠細作!”距那人不遠處的一個天武城老人一眼就認出了他左胸上北漠隼部的圖騰。   “北漠細作?怎麼可能,那不是我家隔壁羊肉湯館的少當家嗎?我可是看著他從小長到大的。”有認識那細作的百姓驚呼道。   “這位大娘,有時候耳聽為虛、眼見也不一定為實啊。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王衍之走了進來對那位驚呼的百姓說道,“雖說我大齊與北漠簽訂合約,承平日久,但兩國間私下的鬥爭卻從未停止。北漠人亡我大齊之心不死,多年來一直往我大齊安插細作,像天武城這樣的邊城首當其沖。”   王衍之環視了一圈周圍的百姓繼續說道:“現在北漠大軍攻城,天武城正處於危機存亡之時。更關鍵的是,我們不止麵對北漠精銳在外麵悍不畏死的進攻,還遇到了北漠細作在城內煞費苦心的策應。   他們不斷散布謠言,讓大家恐慌、動搖,然後誘導大家沖擊城內的官兵。就是為了盡可能地消耗我們的力量,讓城外的北漠大軍更輕易地叩開城門!   正如那個北漠細作所說,為什麼我們裝備如此精良的精銳不去相助守城?那是因為要保護諸位百姓不受北漠細作的脅迫,做出有害家國大義的大逆不道之事啊!   百姓們,看到了嗎?北漠細作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我們在這裡多拖延一刻,這裡的將士就一刻難以脫身,無法前去守城。”   “這位大人說的有理,是我等愚昧,受奸人蒙蔽。”那第一個出言認出北漠細作的老人慚愧道,“想當年老夫也和鄉民們一起拿鍬打過北漠匪徒,沒想到老了老了就老糊塗了。老夫錯了,我們這些人都錯了。我等即刻回家,按蔣將軍的吩咐閉門不出。”   王衍之大贊,“老丈高見。多謝老丈體諒!”   經過這麼一出鬧劇,絕大多數百姓都麵帶愧色地離開了。即便有一小部分人仍心有不忿,也無傷大雅,一場危機就此消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