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山村鬧鬼(1 / 1)

靈屠錄 橋明月夜 5125 字 2024-03-23

傍晚降臨,天邊還掛著火紅色的晚霞。   此時行人稀少,倦鳥歸林。   山高路遠。   山村中的火光在暗淡的夜色中若隱若現,像是指引張繼的方向。   在樹頂猶如仙人一般躍來跳去,被旁人看見難免不好。   所以在距離山村還有七八裡遠的地方,張繼從樹頂上直接跳下來,而後加快步伐前行,打算趁著天徹底黑下來之前趕到山村。   時間剛剛好,待得張繼趕到村口不遠處時,天際上的最後一抹晚霞徹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寥寥殘星。   在村口,張繼看到有個人影背對著他,正踮起腳尖向著村裡張望,看其光禿禿的頭頂和棕黃色袈裟服飾,左手拿著黑缽,右手握著一柄銀白色禪杖,應該是一個路過此地化緣的和尚。   張繼走上前,剛打算開口,後者卻率先轉過身來,彎腰稽首,恭敬道:“阿彌陀佛,貧僧因為傳法路過此地,如今天色已黑,正愁不知去往哪裡,還望施主能夠指點一二!”   和尚回過頭,年紀看起來有六七十歲的模樣,頭頂有九個戒疤。   張繼盯著老和尚的頭頂,頓時神色肅穆,對於戒疤他也略有了解,是佛教教徒為受清凈戒體而燃香於頭頂所遺留的戒疤。   戒疤數目一般有一、二、三、六、九、十二等類型,一般戒疤數目越多,代表和尚的資歷越深。   這些戒疤不是一開始就存在,一般也是在當和尚的過程中經過層層考核通過後而逐漸增加。   通常來說,戒疤代表著和尚的修行,隨著寺廟等級和身份的不同,戒疤的數量也會有所不同。   頭頂擁有九個戒疤的和尚不多見,必然是得道高僧,甚至有可能是某寺院的方丈、座元或者西堂之類,輩分較高,受人尊敬。   不過,聽到眼前這個和尚所言,莫不成是他把張繼當成了剛務農而歸返村的村民?!   “大師,我也是初到此地,還想請教大師您呢!”張繼雙手相合,恭敬道。   聞言,老和尚也是抬起頭,掃了一眼張繼的打扮,淡然一笑:“原來如此,既然是同道中人,也算有緣,何不一起尋一村人問問?!”   “如此甚好!”   一個小道士和一個老和尚趁著夜色結伴而行,向著村裡邊走邊聊。   一路上,雙方對彼此也有所了解。   原來,這個老和尚乃是寒山寺的座元,法號慧根。   寒山寺雖並不如大理寺那般出名,但是能夠在一個寺廟中當上座元,那也是相當了不得。   座元,又叫第一座,由本寺住持的師兄弟或者法兄弟擔任,但通常不住在本寺院。   也正因為如此,慧根大師才得以雲遊化緣,傳道宣佛,成為一名“雲水僧”。   兩人邊聊邊走,借助昏暗燈火,一路來到了山村村口。   村口那裡正有著一農戶大門敞開,遠遠看去,院子裡擺了一張飯桌,三名漢子正圍坐在飯桌吃著餅子、吸溜著稀飯、就著冒著熱汽的野生燒魚。   遠遠看去,竟是發現三名漢子長相雷同,即便近些仔細望去,一時之間也是難以區分,竟是連滿臉胡子打著卷兒的方向都是一致。   想必,多數是個三胞胎!   慧根見狀,頓時眉開眼笑,而後一路小跑著過去:“小道友,稍等一下,貧僧去去就來!”   沒過多久,張繼再抬頭,便是赫然聽到一道粗獷的“滾!”字喝聲傳來。   “哪裡來的老禿驢,哪裡來的滾回哪裡去,化齋要飯竟然要到我家來了。不識好歹,若是晚走一步,便打斷汝腿!”   伴隨著一道沉悶的關門聲,慧根又是小跑著悻悻而回。   不過,在麵對張繼的目光時,慧根卻也忍不住低罵:“這些俗人言行舉止如此粗鄙無禮,還如此小氣,連一口齋飯都不肯賞,還罵貧僧是老禿驢,實屬可惡!”   “大師不必和這些俗人動怒,大不了再找另一家!”張繼道。   “小友所想和我不謀而合,貧僧化緣無數,也碰壁無數,什麼三教九流的角色也都見過,這些都不打緊,反正餓不死!”慧根瞬間轉怒為笑,回道。   見狀,張繼也是相視一笑,這個慧根大師倒也有趣,即便經常吃閉門羹,卻似乎並不在意。   兩人繼續沿著村中巷子前行。   按照慧根化齋的經驗,燈火最亮的地方必然是大富大貴人家,素質較高,相對好說話,也更容易化緣成功。   眨眼之間,張繼和慧根兩人便是來到一富裕農戶門口,隻見得那門墻高大,門口兩側擺放兩口威武莊嚴的石獅。   順著門縫往裡探去,隻見得院子裡燈火果然通明,隻是隱約從院子裡傳出斷斷續續的低聲抽泣。   慧根大師收回視線,身形往後退卻一步,略一遲疑,但還是忍不住地伸手輕扣黑油鐵環。   沒過多久,從裡麵走出來一名白發老嫗,聽了慧根大師路過此地的緣由,以及要化緣借宿,老嫗搖搖手,說:“實在抱歉,這家主人是我的親家公,原來是姑蘇縣城的縣令。   今日恰好是告老還鄉之日,路途卻遭遇兇匪,被挑了手筋腳筋,刺瞎雙目,還被割了耳鼻舌,麵目全非,慘不忍睹。   下午未時發現時已經斷了氣,現在正辦理喪事,親屬家眷皆無心他顧,實在無法招待大師!   親家公乃是一等一的清官好官啊,原想著告老還鄉之後能夠頤養天年,卻沒想到突遭此劫,世道不公,實在讓人寒心痛心啊!”   話到此處,老嫗眼含濁淚,聲音哽咽。   見狀,張繼視線又停頓在了門上的黑油鐵環之上。   門環通常以金屬製作而成,在大夏王朝有著嚴格的等級規定,比如親王府四城正門多以丹漆金釘銅環。   公王府大門通常綠油銅環。   百官第中公侯門多用金漆獸麵錫環。   一二品官門綠油獸麵錫環。   三至五品官門黑油錫環。   六至九品官門黑油鐵環。   縣令多數屬於七品官,用黑油鐵環無可厚非,也確實證實先前老嫗所言大概率不假,這家主人確實是一個至少九品以上的官。   但是,這個姑蘇城縣令若是真的如老嫗所言,那確實有些天理難容了,這些兇匪也太過膽大包天,竟然敢公然殺害朝廷命官。   按照大夏王朝律令,殺害朝廷命官要被滿門抄斬。   慧根躬身道:“阿彌陀佛,原來是姑蘇縣城的縣令陳清天,貧僧先前在寒山寺時也略有耳聞。   傳言他清廉守正,高風亮節,斷案如神,一心為民,可謂名德重望,如今遭遇此難,實屬讓人悲痛!   不過,人死不能復生,還請節哀。貧僧路遇此地,又值月黑風高,恐難再行。   倘若爾等不嫌,貧僧願給亡者念經超度,隻需化兩碗齋飯即可!”   老嫗說道:“不是我不願,隻是······”   “阿娘,門外來者何人啊,若是沒要緊事的話,就抓緊打發他們走吧!”   就在此時,一身姿豐腴、麵容姣好的婦人走到門前。   “女兒,是兩位化齋的僧······”   話到嘴邊,老嫗目光才注意到慧根身後的張繼,抱歉道:“老婦老眼昏花,一時沒有看清大師身後的小道友!”   此時,婦人也走到跟前,打量了一眼張繼和慧根二人,道:“實不相瞞,公公遭難,按照以前習俗,我們理應守靈的,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但自從二十年前,村中每有人老死或病死,放置靈柩所在之地,深夜便會經常鬧夜鬼,我們需要盡快收拾離開此地!”   “鬧夜鬼?”   聽到此話,張繼和慧根兩人登時對視一眼,都覺得有些蹊蹺。   “是啊,大師,您有所不知啊。   我們這裡有人去世,夜間是不能守護靈柩的,隻能白天守護。   就算哭喪,也不能太過大聲,不然若是驚擾到夜鬼的話,怕是又會出人命的!”一旁的老嫗擦了一下眼角的淚水。   “貧僧願聞其詳!”慧根豎起耳朵,打算聽聽到底怎麼回事。   “婦道人家就是婦道人家,還不抓緊收拾一下準備離開,磨磨蹭蹭地站在門口乾嘛,難道等夜鬼找上門不成?”   慧根話音剛落,便是聽得屋內傳出一道聲如洪鐘卻又有些沙啞的中年男子責怪聲。   緊接著,一名長滿絡腮胡的中年男子從堂屋匆匆走出。   中年男子身著灰褐色的衣袍,身軀挺高卻略顯瘦削,所以,衣袍穿在身上顯得有些寬鬆。   那種感覺就好像瘦鬆披了一件灰袍。   而在中年男子身後跟著十七八口人,每人手裡都拎著大大小小的行囊,就連小孩手頭也拿著一些瑣碎生活用品。   望著這一幕,老嫗和婦人互相對視一眼,這才悻悻閉口。   在路過慧根麵前,中年男子腳步一頓,還是對著後者恭敬施禮:“還望高僧見諒,今夜確實有難處。如高僧和這位道友不嫌棄的話,便與我一同先離開此地,路上在和二位細細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