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海的喜怒哀樂 經常去看海,每次都會有不同的感受,也看出一些門道,大海也和人一樣有著喜怒哀樂。藍天白雲,風輕浪柔的喜慶,巨浪濤天摧毀一切的暴和洶湧懼怕,陰雨天的潮濕陰鬱,漲潮時的距離感,退潮時的遙望感……在不同的時刻,不經意間,對大海產生了不同的印象美。 晴天,萬裡無雲,日出的晨曦柔和美麗,如睡美人華麗,中午,艷陽高掛天空,藍天、藍海、白雲、白浪,清爽,層次分明,滿臉都是笑容,海風輕輕地吹,海浪輕輕地搖,碧波蕩漾,大海在吟唱,魚兒輕輕地遊,鷗兒不時從海麵劃過,遠處帆船點點,動靜有改,多麼富有詩情畫意。 大海也有被激怒的時候,在狂風暴雨和海水漲潮的時候,海風卷起一朵朵的浪花,一浪趕一浪,拍打著岸邊的礁石,濺起幾米高的浪花,發出“嘩……嘩……”的聲音! 有時,陰雲密布,遮蔽了藍天,海水動蕩,由澄碧變成渾濁,淺藍變成灰墨,大海沉浸在陰鬱之中,臉變得灰暗,心情也是灰色的,連天上的雲也似乎被感染了,白雲要麼躲進蒼穹深處,或者變成了烏雲。連主宰我們星係的太陽,識趣地躲到雲層的後麵,光芒暗淡。大海不高興了,抗議著悔色的世界,發著脾氣,抖動著身軀,水在翻滾,似在嗚咽,似在抽泣,似在咆哮。 最可怕的是大海的發怒,好像世界未日來監。 我住的樓下正東方,有個小花園,裡麵種植著芭蕉、假蘋婆、火龍果、荔枝、桂圓、椰樹、菠蘿。正中兩棵最大最高最荗盛的椰樹攔腰折斷,我問樓管,他說:“去年來了一次強臺風,吹倒了許多大樹,這兩棵也未能幸免。“ 欣賞過一幅名畫《九級浪》1850年 I.K.艾伊瓦佐夫斯基俄國 221cm×322cm 布油彩,現珍藏在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術館藏 九級浪表現的是大海,湧起了無數的浪山,在狂風暴雨的駕馭下,一浪催著一浪,瘋狂地席卷天地,洶湧起伏的海潮奔湧旋轉,沖擊著向天上壓低的烏雲撞擊,一服龍卷風如劍直插天空,巨大的旋窩又鉆向深海,要撕裂海,奔向地獄,浪與浪奔湧怒目相撞,爆破形成水的蘑菇雲,沖擊波,浪與浪融合,積攢著力量,形成更大的浪,更大的威風。憤怒的大海,不安分地揮灑著無窮的力量,如野牛要掙脫人們的束縛,顛簸抖動甩掉騎在它背上的人,它要摧毀敢於侵犯它領地的一切,吹斷桅桿,扯碎船帆,掀翻巨輪,風摧著海,海乘著狂風,互相借力,有了新的破壞者颶風,離開大海,撲向礁石,沖向陸地,如久居大漠的野蠻民族,越過邊境線,沖向農耕的平原,燒殺搶掠,猛烈報復,摧毀海堤岸基,吞沒田野山陵,千軍萬馬,沖破一切藩籬,橫掃和摧毀一切阻擋它前進的障礙,戰刀舉起,濺起無數的浪花,盡情的宣泄,人間被蹂躪。風暴中漂泊的人們,他們棲居在帆船的殘餘物上,為了生存,拚命掙紮,狂風巨浪,呼嘯而來。暴風雨中的船與人,表現了人與大自然的抗衡,表現了自然的巨大力量與不可抗拒性。強烈地感受到人在大自然麵前的失色與渺小,融入到那種氛圍裡,體會著那種力度與氣勢,增強自己戰勝困難的勇氣、力量,所有的煩惱越來越顯得微不足道、不屑一顧。畫麵氣勢逼人,色彩動人。 看著這幅畫,我的神思不知不覺間覺漫遊到遙遠大西洋的百慕大,被稱為魔海、海輪的墓地、魔鬼三角……輪船、飛機進入該海域時,常會迷失方向、通信受限或中斷,最終神秘失蹤,不知所終。20世紀以來,已有200餘艘艦船、上百架飛機失事,數千人失蹤。一樁樁海難、空難,使這片魔鬼海域更加神秘莫測!。 那是許多船隻和飛機突然失事的”魔鬼三角區”,這裡又暗示了大海的何種詭秘?某些科學家分析說大洋中有股暗流產生了超常的引力,當飛機和船隻經過漩渦中心時就被一股氣流吸入海的深處.而我總不以為然,我認為這是大海耍的一種伎倆,是對人類文明的一種嘲諷。 大海能包容一切,也能淹沒一切。她有最溫柔的力量,在柔和的掩飾下聚集不可估量的巨浪。你不可忽視她,也就是不能忽視所有不起眼的事物一樣。螞蟻也能毀堤千裡,何況是浩瀚的大海。海嘯如果出現,地動山搖。-有誰曾真正捕捉到大海真性情呢?她的魂靈深藏在水中,總令人捉摸不定,這包括她的博大與寬容,她的汪洋恣肆與狂放不羈,還有她瞬息萬變的神情,大海的性格就是這麼富有可塑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