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戰秦明(下)(1 / 1)

入世讀水滸 逵哥兒 3626 字 2024-03-16

既然將軍的計劃不再是找對方部隊跟蹤追擊,而是自己開路上山,秦明隊伍裡還是有熟悉清風山地形的士兵的。軍人出列向秦明稟報,既然是不管對方隊伍、自己找路上山,清風山其它道路都不寬闊,隻有東南接近清風寨的方向那條是大路,不容易被埋伏。秦明聽的進去,那就往大路方向走。   又從山的西麵跑到東南,秦明繞了大圈。正月二十,天依然黑的很早。雖然秦明的隊伍號令嚴明、訓練充分,但早晨三五點吃的早飯、全程不歇地跑了一天馬拉鬆,人馬還是被拖得非常疲憊和饑餓。到了大路口,背靠清風寨,秦明(準備)下令隊伍休息,做飯補充體力。   秦明找到了大路口,位於清風山東南方,有可能向後退入清風寨,讓今天一天已成功執行的大半計劃泡湯。清風山上不能讓秦明就此擺脫。山上“火把亂起,鑼鼓亂鳴”,似乎要從大路下山做正麵沖擊。秦明讓步兵修整,自己帶了體力相對充沛的一百馬軍,準備在大路上沖擊清風山嘍囉戰陣、給步兵吃飯修整的時間。然而自己帶馬軍向前,並沒見到清風山的部隊,反而是大路兩側的樹林裡有埋伏,射出亂箭,傷了些人。步軍在修整,馬軍不適合向樹林發起沖擊,丟了馬匹化作步軍更不是辦法,自己徒步沖過去、對方向樹林裡退走,天色又黑了,怕陷阱效果不夠好還是怎麼的?所以秦明隻好收隊,讓士兵無視清風山騷擾,自己做飯。點起火來。   大家等著開飯的時候,山上看起來是八九十人舉了火把,要趁己方吃飯的時候搞襲擊。秦明帶了部分隊伍準備阻攔;對方人馬又滅了火,失去了明確目標。正月二十的夜晚,月亮半明不明;陰雲籠罩,不便作戰。眼下,敵軍一直在邊上騷擾、步軍跑了一天、疲憊到極點,如果不吃飯就走,反而是秦明害怕對方隊伍銜尾追擊,自己隊伍的體力已不足以對對方形成優勢,恐怕會產生很大損失;且眼看著對方將領把握住了戰機、派出了隊伍跟著自己身後。秦明讓軍隊放火,將周圍樹木燒起來,燒出一個隔離帶,兼顧照明作用,好讓隊伍安心吃完飯。至於飯後,以目前的形勢判斷可能要改主意撤去清風寨休息了。   山嘴處有鼓吹笛子的聲樂傳來;眼見清風山隊伍還是不敢正麵交戰,秦明讓隊伍燒火修整,自己單獨來察看,看見山頂上點著火把,今天和自己打平、算上弓箭甚至還是放了自己一馬的花榮居然在放低姿態伺候某個山大王喝酒。秦明氣得喊話罵街;兩邊聲音互相聽得見——搞不好還是作者物理知識欠缺。安排騷擾人馬不讓自己隊伍吃飯的花榮在山上吃飯喝酒伺候人,還對秦明表示,“秦統製”,不要生氣,你快休息,今天咱們算是比武,沒讓你打個痛快,明天比生死就是了。秦明叫戰。花榮再笑,啊呀,你太累了,贏了你也不光彩,回去吧。秦明憤怒,但怕弓箭,也沒法靠近。   秦明獨自找尋吹笛子的聲音;手下隊伍堅持執行秦明燒樹、吃飯修整的命令。但隔離圈可能還沒完全燒出來,山上人馬就真的到了身邊,“火炮火箭一齊燒將下來”,還有嘍囉放箭。這頓晚飯秦明隊伍裡大部分人終歸是吃不成;部隊沒有秦明的命令,並沒撤退;月色朦朧,大路側麵看起來是天然的戰壕,大部隊躲在深坑裡,靠著掩體降低小嘍囉們放箭造成的傷害,也不知道是否放箭回擊。   然而這個應對方案卻正是清風山要的效果——山上頭把擋了一天水的臨時堤壩一拆,秦明的部隊被水沖了個正著。“戰壕”裡淹死一部分;對從裡頭爬出來的,清風山也不射箭了,把這些帶著甲胄和濕重衣服、餓了一天跑了全馬的家夥們輕鬆拿下綁了。秦明看部隊遭了算計,怒氣發作;自己沒了牽掛顧忌,想著山上也隻有花榮弓箭有威脅,要單人連夜趁點月色上山殺上一通給部下報仇,看著小路就撥馬往山上沖。然而沒跑多遠,就撞進陷坑,一堆人過來把秦明捉了,扒了渾身的殼。   秦明五百人馬“不曾逃得一個回去”——這實在是秦明軍令嚴明、這支部隊太過精銳的效果。整支隊伍到此時除了狀態疲憊、最多也不到百人帶輕傷外,其實戰力是基本完整的;在這種狀態下,隊伍嚴格遵循號令、沒有後退半步、行動基本整齊,不懼任何作戰環境,才會出現集體被逼下“戰壕”、遭水一沖覆滅、沒一個逃兵的現象。換成另一隻隊伍,恐怕白天跑全馬的時候早就七零八落;晚上在做飯對抗騷擾階段也可能出現逃兵;秦明離開去和花榮罵戰,月色朦朧下還能獨立和躲樹林裡射箭的清風山嘍囉作戰,沒一個逃跑。這樣的結果,應該不是尋常強軍能夠做到的。   整場戰鬥,秦明其實證明了自己:統率嚴明、武藝出眾、鬥誌堅強、精力過人、驍勇善戰、聽從建議、愛惜士兵、善於訓練。秦明的部隊也充分證明了自己:正月裡天沒亮就集體起床做飯;一頓飯支持一整天馬拉鬆;直到夜晚依然隊列整齊、嚴守號令、決不退卻;斥候反應極快、偵查距離不少於三十裡,主隊行軍過程中斥候的信息通報也是快速流暢、沒有漏報重要信息;長官沒有命令的情況下軍紀整齊、不貿然行動;長官下達命令後能為上級靈活補充關鍵信息、提出建議;夜晚明顯劣勢、長官不在的情況下能靈活利用地形、整隊作戰、沒有逃兵。如此的將領、如此的隊伍,真的都是精銳中的精銳。在平地對敵的情況下,加上官軍必然的裝甲優勢,秦明這五百隊伍,打敗清風山五千甚至上萬嘍囉恐怕都不是問題。   現在回頭再看清風山的應對方案。燕順三人完全摻和不上戰局,隻是燕順平時愛惜嘍囉們的表現,讓清風山隊伍可以堅定服從於花榮的指揮,這是燕順三人的最大貢獻。清風山小路眾多,人數不足,不可能全部布防,最多在內圈布防。看花榮的軍事布防方案:由於秦明從北山來,北山必然需要依靠山形較周密地布置;東山、西山各安排一隻隊伍,大概是白天看山上旗幟指揮,先堵上幾個上山的關鍵道路,再每過一兩個時辰,看山上信號出來招搖一番、讓秦明的斥候看到;東西山外圍大概沒有布防,但內側可能有機動部隊靠地形準備補防;東南大路依然是本次作戰的重點布防方向,大概率不論是大路還是周邊小路,都被陷坑挖斷。這天裡清風山就沒有隊伍走過東南大路下山,從東南方向下來的看起來也隻走的是樹林。所以秦明隻要催馬從東南攻山,步軍上得去,馬軍應該也是壓根走不通的。實際行動中,如果山頂能看到山下行動(半徑得有十裡以上,不太現實),那麼可以直接觀察著秦明動向指揮;不能看到的話,應該是山裡內圈有一隻或幾隻隊伍;秦明外麵跑大圈,宋江花榮跑小圈;大隊人馬除一開始有膽子的跟花榮下趟山,後來主力應該集中在東南方向上。一旦秦明白天攻山、就要準備在陷坑後接戰,應該得有小兩百人;秦明被釣著跑了一圈,晚上才到東南山下,大部隊半埋伏、半休息了一天,晚上出來騷擾、放冷箭、趕人下“戰壕”。由於清風山部隊實力太弱,即便秦明帶隊跑了全馬,清風山依然心中有數、不和秦明作正麵作戰,隻依靠蓄了一天的水,一次性把秦明部隊沖垮。   全天戰鬥裡,花榮作戰除了充分利用了清風山的地形條件、秦明對清風山地形的不熟悉外,主要的是利用了秦明的性急;而秦明除自身本就性急外,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還有慕容知府的催促,那是急上加急。雙方都知道清風山士兵的作戰能力遠差於秦明所部,但花榮完全避開了清風山和秦明的正麵作戰、壯了清風山膽氣,通過引秦明離開主戰場、事先交待小嘍囉及時退上山的行為避免了被追擊上山這一最不利的發展;再利用秦明想形成銜尾追擊局麵的心理、挑逗秦明繞北山進行了一圈回轉跑、使秦明隊伍變成疲兵。整個白天清風山都不敢正麵麵對秦明的隊伍。   關鍵的轉折點發生在黃昏。秦明隊伍成為疲兵後,有急性的緣故,有基於白天清風山表現而輕敵的緣故,沒有選擇及時退出清風山、前往清風寨修整,也缺少可分兵的將領去帶隊通知黃信過來護衛;而花榮在天黑後及時派兵跟在秦明隊伍周圍進行騷擾,使得秦明不能順利完成燒出隔離帶、恢復部隊體力這兩個動作;通過笛聲將秦明引開拖延時間,將秦明隊伍釘在原地;再在黑夜通過射箭將秦明部隊逼入蓄水“戰壕”、完成整隊殲滅。如果黃昏後秦明選擇直接退往清風寨,則恐怕清風山隻能看著秦明遠去、雙方都沒戰果,把今天的情況作為下次挑釁的題材。至於秦明臨時決定親自上山復仇、踩上了提前挖斷的陷阱,這很大概率不是事先計劃、而算是意外收獲,花榮對秦明脾氣雖然很熟悉,但秦明被氣昏頭後的反應不大可能事先說準,最多隻能列個備用預案,不能做為計劃主線。秦明被擒後剝光了殼,可能是預案的組成部分、但更大的可能本來就是例行行為——宋江、劉高被擒也是同樣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