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一.識李逵(下)(1 / 1)

入世讀水滸 逵哥兒 3306 字 2024-03-16

李逵拿了宋江十兩銀子,確實沒了選擇。   把十兩銀子快速變多(隻要變多,就可以說自己取錢又抵押了、抵押得多點)、證明自己沒撒謊的途徑隻有一條,賭博。有一定概率成功;不成功也沒別的方式了。於是李逵抓緊時間去城外賭場,要的就是快。運氣不好,一次沒贏,李逵沒了路。   李逵先是當麵問賭場坐莊老板借錢,後續怎麼辦再說。老板覺得李逵隻是要耍賴,不借。李逵沒轍了,剩下唯一一條來錢的路就是搶,搞錢招待大哥是眼下最大事情,比自己賭品直不直重要;再說了,搶錢不見得後續沒有補救的可能;錯過目前,招待大哥就實現不了了,那就成了證明自己對大哥撒謊,可使不得。   搶了銀子打了人,李逵摟銀子出門。老板和賭徒們挨了打,不敢靠近,又舍不得銀子,趕出賭坊門口喊著要李逵講道理——這說明李逵平時應該是講道理的,否則這些熟人應該直接去找戴宗告狀。李逵不聽,向大哥證明自己沒撒謊優先,講不講道理現在都是次要矛盾,不要乾擾我。   李逵跑離賭坊沒多遠,出城來撞見的戴宗扳住李逵,你這家夥怎麼搶錢!前麵剛在宋江麵前誇李逵“專一路見不平”(是真的),回頭宋江就當麵看著李逵自己行不平(更是真的),戴宗這臉被李逵扇的啪啪響。李逵還沒回頭,先橫“乾你鳥事”。誰都別管,我要去請大哥吃飯。再轉頭就看見是老大哥和新大哥。   這下最大的道理變了。什麼也遮掩不了。請吃飯明顯已經是小理了。理中之魁變成了自己的行為準則問題。這事大發了。   李逵知錯,“惶恐滿麵”。這下由不得自己、自己隻能坦白,爭取寬大處理。於是李逵聲明自己平時不是這樣,眼下是真急了,確實自己做了錯事。李逵能夠馬上認錯,宋江不至於不給李逵路走,目前的情形對宋江又不是擺不平的事情。但眼下宋江不能再對李逵用尊稱,否則有嫌棄李逵、見外、想拉開關係的感受。因此宋江改用親近稱呼。親近人的事情就算做錯了,宋江來兜底處理也說的過去,因此是“賢弟但要銀子使用,隻顧來問我討”。並不在意經濟損失,主持公道“既是明明地輸與他了,快把來還他”。   李逵認宋江,這個事情交由宋江做主,於是把錢“都遞在宋江手裡”,憑你處置。宋江給賭場老板錢;老板和李逵熟、不認識宋江,不敢收,寧可聲明放棄“小人情願不要他的”,怕不舍銀子回頭被尋仇。宋江轉了角度,以“將息錢”的名義還是把錢給了,並聲明能為李逵做主“兄弟自不敢來了,我自著他去”。李逵算是默認。賭場老板收了錢。李逵已經認錯,宋江也不適合強逼李逵賠罪,以免惹新的是非。於是宋江轉身可以捧李逵“我們和李大哥吃三杯去”,把李逵帶開、揭過此事。   到琵琶亭上,戴宗讓宋江坐了主位,幾人的關係已經漸漸密切,宋江沒有明顯推讓。   這裡是旅遊古跡,是高端服務業會所。酒保開了好酒。下一步事件是喝酒,李逵依然認得“理魁”,喝酒就得大口喝,自己要大碗。戴宗看李逵在高端會所要大碗喝用來品的好酒,趕緊教李逵:這裡規矩你不懂,別做聲,跟著喝酒就是了。宋江的“理魁”則是人最大,場所是為人服務的,請酒保給李逵弄個大碗。酒保答應,但已經明白了是兩個雅客帶一個粗人。李逵見宋江都按自己心意辦事,很滿意“人說不差了!便知做兄弟的性格”。戴宗無語。   喝過一陣子酒,在旅遊古跡,宋江漸漸融入高端會所享受的環境。喝了幾杯酒,宋江要魚湯享受小資生活。為免在不熟悉的環境下提出不恰當的要求,宋江即便在江邊也還是先問“這裡有好鮮魚麼”,後才說“得些辣魚湯醒酒最好”。   戴宗往常來這邊打過交道,點了準確的菜名。上了魚湯,宋江品美食賞美器,享受中高端環境。這個菜是湯菜。宋江少量嘗魚、主要呷湯。李逵不認品湯,隻看著魚是食物;筷子夾魚肉慢,李逵拿著賭場搶銀子的手就撈魚,想必也沒有飯前洗手的習慣,連骨頭一起吃。   宋江呷幾口湯,不再吃、也不說話。戴宗也吃著,判斷出來,湯差了些,是魚不好。這時是下午時分,昨天的魚估計用鹽保鮮醃了一天上下,肉質湯質應該確實變差不少。戴宗宋江這種酒席還是上的不少,嘗得明顯;兩人都客觀陳述。李逵看兩人各上一碗魚,基本沒吃,又說不吃了,怎麼也是肉,自己吃得下,打過招呼,就伸手上兩人碗裡抓魚吃肉。宋江見李逵隻管吃肉,招呼酒保加肉招待李逵。   酒保記得、也看得見李逵行為粗魯,平時明顯不來這種地方,估計李逵平時吃的是價廉量大的牛肉。這裡是高端會所,牛肉一般不招待貴客、可能還容易惹犯法檢查的嫌疑,平常不會準備。因此酒保先和做東的聲明,隻有羊肉,沒有牛肉,提醒做東的要不要考慮預算。   李逵聽得明白,酒保這是歧視自己。你先歧視我,那我就要教訓你。李逵看著碗裡吃光了肉剩下的魚湯,並不知道湯汁才是這道菜的主體,拿來潑酒保一身,隻當是個小教訓。李逵行為在服務場所太出格,戴宗趕緊製止;李逵解釋,酒保歧視自己,無禮在先。雖然這話酒保實際沒出口,但這個解釋事實上成立。宋江戴宗沒有偏幫外人;酒保也隻好忍氣。李逵運動量大,羊肉明顯是給自己點的,直接吃光了羊肉,稱贊宋江明白“宋大哥便知我的鳥意”,還是吃肉痛快。   宋江這裡還沒招待明白,戴宗喊來酒保。先誇酒店“家生甚是整齊”,再來指出魚差了,不和你計較之前菜品問題,但你有沒有鮮魚可以做好湯待客。酒保認得戴宗,也認可指責。今天這麼晚了還都是昨天的醃魚,是供貨出現了問題。   李逵聽說是供貨有問題,做魚自己不會,但討魚不成問題,剛才自己吃得痛快,現在我來解決貨源問題,反正應該是回頭一起結賬,也不用擔心錢的事。戴宗攔李逵,讓酒保去。李逵隻當戴宗讓自己休息,要個魚,小事而已,自己去有威力,不辛苦,不用休息。於是“戴宗攔當不住,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李逵一直去了”。宋江覺得這些都是小事,李逵愛做什麼做什麼,出不了收拾不下來的事情,並不阻攔。戴宗覺得今天麵子被李逵丟大了,連累得宋江也顯得不高雅,向宋江道歉。宋江真不在意,人在宋江心中地位更高,“生性是恁的,如何教他改得?我倒敬他真實不假”。戴宗看得出宋江真的沒有介意,不再多提,“兩個自在琵琶亭上笑語說話取樂”。此時,李逵撈兩人麵前碗裡魚而灑在桌子上的汁水依然在,兩人都默契地不讓酒保收拾,以免回來李逵看到,覺得兩人還是背後嫌棄於他,引得李逵心裡不痛快。   正如宋江評價,李逵最直。直體現在李逵心中想的是什麼,在口中、行動上也就是什麼;而同時李逵看事其實又最清,無視一切彎彎繞繞,直接抓住主要矛盾——但他無視任何次要矛盾。李逵與宋江、吳用這些都先想好了彎彎繞繞影響再來辦事的人是徹底相反的風格,李逵從眼到口、從心到行都毫無障礙。所以前人有李逵如同孩童一般純凈的評價,又有李逵如佛的評價。而宋江在李逵總共說的十次話裡就把李逵本質特性看得如此明白、直接用“忠直”來形容——當然是作者的功勞——但反應在宋江身上,其識人的速度、準確率和完美的自我控製改變、隨機應對水平實在是高得可怕。   李逵非但不是傻子,還是個極聰明的家夥,否則不能總迅速抓得住“理魁”。從佛是智慧大成者的角度講,李逵自然也有著隱隱佛光。如果誰能詳細梳理出李逵所認的理的優先次序,恐怕也會是篇很有意思的文章。